4月17日,广东法院全面深化司法改革工作会议在广州举行。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张海波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落实最高法院和省委部署要求,着力破除影响司法公正、制约司法能力的体制机制障碍,全面提升审判质量效率和司法公信力,创造更多司法改革先进经验,持续当好全国司法改革排头兵,以高质量司法审判工作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广东实践。据悉,此次会议是自2018年后,广东法院再次召开推进司法改革工作会议。
据了解,自2019年最高法院“五五”改革纲要发布以来,广东法院围绕落实司法责任制、服务保障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队伍管理和司法能力建设等,扎实推进各项司法改革工作。其中,深圳破产制度综合改革获评首届“人民法院改革创新奖”,广州知识产权法院跨区域远程诉讼平台建设经验被国务院推广,认可和执行“一带一路”国家仲裁裁决案入选联合国贸法会适用国际条约司法案例,先后有40多项改革经验获国务院、中央政法委、最高法院推广。
张海波指出,广东作为改革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当前司法改革进入了新阶段,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更加突出。全面深化司法改革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法院肩负的一项重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公正与效率”工作主题、护航广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破解全省法院自身发展难题、当好全国法院司法改革排头兵的必然要求。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政法工作的意见、加强新时代审判工作的意见,严格按照最高法院“六五”改革纲要工作部署,抓紧抓实新一轮司法改革任务落地见效,推动全省法院工作持续走在前列。
张海波要求,全省法院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以改革保公正、促发展、树品牌,以新担当新作为开创广东法院司法改革工作新局面。要聚焦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以新理念助推“港资港法港仲裁”“澳资澳法澳仲裁”等新机制落地实施,依法助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企业重整中心,深化人工智能司法应用等新机制建设,加快打造跨境商事纠纷化解、重大科技创新保护等更多审理机制“新样板”;聚焦“抓前端、治未病”,积极探索法院参与融入综治中心规范化、实体化运作新体系建设,努力构建商事纠纷、劳动争议等矛盾纠纷实质多元化解新机制建设;聚焦以审判为中心,加快构建诉讼以审判为中心、审判以庭审为中心、庭审以证据为中心的刑事诉讼新格局;聚焦案结事了人和,深化家事案件审判、诉讼程序繁简分流、行政案件实质化解等改革;聚焦胜诉权益兑现,持续深化综合治理执行难大格局、执行权运行监督制约机制等改革;聚焦审判质效综合提升,深化审判监督管理机制改革;聚焦忠诚干净担当,持续深化法院队伍建设改革。
会上,深圳中院、佛山中院、河源中院、广铁中院和省法院执行局主要负责同志分别作交流发言。
会议由省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万国营主持,院领导王海清、李克俭,陈明辉、施适出席会议,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会议,各中院以视频方式参加会议。
交流发言
深圳中院
近年来,深圳法院全面深化司法改革,圆满完成45项重点改革任务,10项改革入选全国法院司法改革示范案例,破产制度改革荣获首届“人民法院改革创新奖”,8条经验举措被国家发改委推广。
一是围绕高质量发展大局,完善专业化审判体系。出台全国首个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意见、企业重整工作指引,形成个人破产制度全流程工作指引体系和配套机制,建立证券期货案件“三合一”审理机制,试点吸纳3家香港调解机构作为特邀调解组织,16项举措获评广东自贸区制度创新案例。
二是围绕人民群众司法需求,持续优化诉讼服务。成立全国法院第一个群众诉求服务处,全覆盖设立律师执业权益保障服务站、司法助企工作室,“一号通办”机制入选全国法院“十大最受欢迎一站式建设改革创新成果”。开展特定类型纠纷调解前置试点,4个人民法庭工作经验被评为新时代人民法庭建设典型案例。
三是围绕公正与效率主题,落实和完善司法责任制。建成全国首个司法审判垂直领域大模型,实现全流程人工智能辅助办案。建立法律适用分歧解决、发改案件预瑕疵评定机制,编撰类案审理指南109个。2024年以来,99个案例被评为全国全省法院典型案例,42个案例入选案例库。
佛山中院
佛山法院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贯彻落实“五五”改革纲要工作部署,19项改革项目获省级及以上改革奖项或推广。
一是聚焦党建引领,全面加强人民法院党的建设,2022年重点推进政治建设,2023年重点推进组织建设,2024年重点推进纪律建设,今年重点加强作风建设。连续四年推出“为民办实事”十大项目,市法院被授予“人民法院党建工作先进集体”“为群众办实事示范法院”等荣誉称号。
二是聚焦权责统一,抓牢案件质量生命线,以省法院“一降两升三优化”评价体系为指挥棒,2023年荣获全省审判执行工作综合优胜单位,执行专项考核连续排名全省第一。
三是聚焦服务大局,深入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紧扣“提质、增效、降本、助力”四个关键,制定“一套机制”统一调度,出台“两个意见”服务保障佛山建设制造业创新高地和佛山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法院牵头的两项营商环境评价指标连续三年居全省地级市第一。
四是聚焦定分止争,以建设市区两级和解中心为抓手,推动《佛山市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条例》起草、审议、落地和实施,会同联调单位将49.45万件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在前端。
河源中院
河源法院持续激活改革开放创新“三大动力”,打造护航绿美生态、审判质效提升和新时代枫桥经验等“河源样本”,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司法新动能。
打造护航绿美生态样本,守牢绿色崛起厚实家底。制定司法服务乡村振兴14条措施,完善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机制,率先建立东江流域、“林长+森林法官”等协作机制,出台水资源司法保护意见,全力守护粤北粮仓、湾区水塔,相关经验在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推介。
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样本,助推“百千万工程”提质增效。出台以高质量司法服务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建立特色产业司法保障机制,全覆盖进驻县镇综治中心,形成“和和来”等特色解纷品牌矩阵,“一庭一品”改革入选中国改革和最高法院新时代人民法庭建设典型案例。
打造审判质效提升样本,激发创先争优内生动力。全面准确落实司法责任制,创新“黄橙红”分级预警机制,推广全过程全员调解,降存清积工作连续两年位居全省前列,推动和平法院提前脱薄出列。
广铁中院
近年来,广铁两级法院作为全国首批开展集中管辖行政案件改革的试点法院,坚持以改革思维破难题、解新题,向改革要效率、树品牌。
一是坚持守正创新,深化行政案件集中管辖改革。建立行政审判“两级区划、两个审级”集中管辖模式,搭建新型“院地关系”,被最高法院肯定为行政案件集中度最高、行政案件占比最高和行政审判集中管辖最彻底的法院。落实“监督与支持”,妥善审结各类行政案件20余万件。
二是探索繁简分流,推行行政审判速裁改革。打造速裁团队、成立速裁庭,建立行政案件“繁简分流”识别机制和重点类案要素式审判机制,初步实现用30%的审判力量审结70%简单案件,被列入全省法院第三批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案例和省法院“抓示范促改革惠民生”改革培育计划。
三是强化实质解纷,构建“1+N+N”府院联动工作机制。与广州市共建打造“1+N+N”府院联动实质解纷平台并在11个行政区全覆盖。深化诉前、诉中、判后全流程调解,创新推出“判前调解建议函”等工作举措,建立支持广州市城市更新工作平台,共促成10609件案件调撤结案,调解成功率达58.55%,获自然资源部和省法院、省司法厅发文推广,被最高法院信息简报刊载。
省法院执行局
近年来,执行局聚焦公正与效率,不断深化执行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推动执行工作质效持续向好。2024年,全省法院执结案件77.66万件,执行存案降至近十年最低;首执案件平均办案用时、执行完毕率、到位率均优于全国平均水平。推动全省法院建成执行事务中心156个,执行前端治理效果彰显。
全面推行“终本清仓”工作机制,出清终本案件146万件,排名全国第一,出清率排名全国第三。深化与公安机关联合查人扣车机制,推动2000余件被执行人“躲猫猫”的“骨头案”执行完毕。创新工资优先受偿、“保低限高”等“特执模式”机制,兑现工资权益25.7亿元。加快加力清理拖欠中小企业账款专项行动,追回账款76亿元。构建交叉执行常态化运行机制,5142件案件通过交叉执行取得实质进展,推动300件两年以上长期未结案件顺利执结。持续开展执行信访“百日攻坚”,执行信访实质化解质效稳居全国前三。指导惠州法院开展“双重领导”执行管理体制改革试点,推动审执分离落地见效,广州、惠州2案入选最高法院首批执行实施类指导性案例。逐项研究落实省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对全省执行工作的审议意见,执行工作创新成果得到省委和最高法院主要领导批示肯定。
主办:广东省法学会协办: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