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门开平法院赤坎人民法庭联合百合镇人大、平安法治办、派出所、司法所等职能部门,在百合镇人大代表联络站揭牌成立“红棉”解纷驿站。
“红棉”解纷驿站成立。
据悉,这是赤坎法庭构建“庭、点、站”三级便民司法服务解纷网络的第七个站点,将着力打造聚民力、解民忧、惠民生的红色枫桥阵地,为当地群众、侨胞侨眷提供诉调解纷、普法宣讲等“一站式”高效便民司法服务。
抓实“法庭+人大”运行主线
“红棉”解纷驿站的设立深度延伸了“法院+人大”协调联动效能,将“法院+人大”工作模式服务到最基层。
赤坎法庭通过本次参与共建,进一步深化“法庭+人大”协同解纷机制,由过去“请进来”转化为“走出去”,将诉讼服务、诉调对接、普法宣传等司法服务“外送”到人大代表联络站。
“红棉”解纷驿站的设立深度延伸了“法院+人大”协调联动效能,将“法院+人大”工作模式服务到最基层。
此外,创设“法庭+人大代表联络站+职能单位”解纷模式,赤坎法庭结合人大代表联络站联系群众、听取民意的职能作用,聚合多职能部门优势,构建起“法官+人大代表+N主体”新时代基层解纷格局,发挥解纷驿站作为化解纠纷“桥头堡”作用,落实坚持群众路线,紧紧依靠人民群众,纵深推进“多方发力+一体推进”的诉源治理新模式,把群众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全力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
突出“红色文化+诉源治理”工作特色
“红棉”解纷驿站落户在英雄烈士周文雍故里百合镇茅冈村,当地影响深远的“红棉”精神为解纷驿站增添了浓厚底色。
解纷驿站成立后,赤坎法庭将充分发挥解纷驿站作为连接“法庭”与“群众”的沟通桥梁作用,实现将传承红色法治信仰转化为服务人民群众的生动实践,积极探索“红色文化+社会治理”新模式,将当地红色资源融入普法宣传、人民调解指导等工作,吸附当地老党员、烈士后人、退伍老兵等典型群体参与解纷共治,激发基层治理潜力,推出司法新风,连出社会和谐,助力“无讼”红色乡村建设,为当地红色旅游产业发展贡献司法力量。
融入“一站式+智慧化”解纷手段
为满足当地群众多元化司法需求,“红棉”解纷驿站成立后,结合百合镇区域侨胞侨眷集中特点,赤坎法庭将积极践行司法为民理念,推动“线上司法”融入解纷驿站共建解纷工作。
此外,人民法院在线服务、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广东法院诉讼服务网等线上诉服解纷平台功能也集成赋能解纷驿站运作,将法律风险评估、诉讼引导、诉调对接、司法确认、调后回访等事项集约“一站”解决,以“驿站+平台”双倍效能助力基层矛盾纠纷化解,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成讼”。
主办:广东省法学会协办: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