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粤港澳法学研讨会”今在澳大法学院举行,逾40位三地法律学者围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法治保障”展开研讨。该研讨会由广东省法学会、香港城市大学法学院、澳大法学院宪法与基本法研究中心及民联智库主办,广东省法学会港澳台法学研究会与广东省法学会港澳基本法研究会协办。会议主题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法治保障,共分为三个分主题:回归20年澳门法治建设经验与启示、粤港澳大湾区法律服务业发展与合作前景、湾区法治比较研究。
研讨会现场
研讨会上午致词环节,中国法学会会员部一级巡视员诸葛平平提到,澳门回归20年的实践充分证明,只有把澳门纳入国家统一的治理体系,成为整个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澳门才能拥有更加美好的未来。特此提出三点希望,希望恪守“一国两制”基本方针,共同维护澳门繁荣稳定;希望发挥制度优势,提升治理水平;希望加强学术研究,服务国家战略。
研讨会现场
广东省法学会会长梁伟发指出,“一国两制”在澳门的成功实践证明,这一制度安排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优越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创举,是中华民族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的伟大贡献,他提出三点希望,一要坚持“一国两制”,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主席在澳门回归20年的重要讲话精神;二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认真贯彻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精神;三要坚持问题导向,以法治方式不断化解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
澳大法学院院长唐晓晴致词表示,随着大湾区建设的深度发展,“一国两制”和基本法实践也将迈向新的时期和阶段,此时澳门特区更加需要通过全面准确贯彻实施宪法和基本法,从而将“一国两制”的优势和价值发挥出来,让特区更好地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在大湾区建设和合作中更好发挥澳门的优势。民联智库副理事长麦兴业表示,粤港澳三地在法律规则衔接,港澳法律适用性创新,法律行业服务合作乃至居民关心的跨境权益维护等方面,尚存在广阔的合作空间,需要有更大的突破。
主题发言环节由广东省法学会副会长、港澳台法学研讨会会长、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授蔡镇顺主持,澳门大学宪法与基本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骆伟建、中国法学会商法学会副会长,西南政法大学《现代法学》常务副主编、教授赵万一省法学会港澳基本法研究会会长,深圳大学港澳基本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邹平学分别作主题发言。骆伟建老师从宪法与基本法的根本性作用谈起,引申至国家安全、国家制度、国家发展等重大相关议题的研讨。赵万一老师就世界金融竞争格局下的数字货币法定性问题进行了分享,其中针对法定货币的数字化以及数字货币的法定化两个相邻概念与在场嘉宾进行了深入的交流;邹平学老师就粤港澳大湾区法制合作与协调机制的几个问题进行分享,向我们深刻地展示了目前合作发展存在的障碍与挑战。
研讨会下午共分三个分主题进行研讨。第一分论题“回归20年澳门法治建设经验与启示”由澳门大学宪法与基本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法学院教授蒋朝阳教授主持。中山大学法学院教授郭天武、澳门科技大学法学院教授易在成、中山大学法学院教授慕亚平、澳门大学博士研究生王荣国作发言。澳门民联智库副理事长麦兴业、广州大学法学院教授何群就第一分论题进行与谈。第二分论题“粤港澳大湾区法律服务业发展与合作前景”由香港大学法律学院教授李亚虹主持,广东金融学院副教授朱玛、澳门法律交流协进会会长黄景禧、澳门大学法学院助理教授王薇、广东广信君达律师事务所管理/高级合伙人闪涛、广州文化投资有限公司风控合规总监娄欢欢作发言;省法学会律师学研究会会长、广东大同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朱永平、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广东行政学院)教授朱海波就第二分论题进行与谈。第三分论题“湾区法治比较研究”由广东省法学会港澳台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南方医科大学法学系吕群蓉教授主持。李亚虹教授、香港粤海集团法务副总、澳门法律交流协进会副监事长郑德法、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法学院教授范利平、澳门城市大学法学院助理教授李洪江,广东盈隆律师事务所管委会主任毛德龙、《暨南学报》编审李晶晶博士第三分论题进行与谈。研讨会气氛活跃,与会专家学者主动发言,对所发言的论述观点积极互动;研讨会取得圆满结束。
主办:广东省法学会协办: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