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法学会与司法实务部门的学习交流,推动法学研究与司法实践的共同进步,近日,佛山市顺德区法学会邀请资深法官、行政部门公职人员和律师代表赴顺德区人民检察院,围绕知识产权相关民事、行政、刑事案件办理过程中的难点问题展开座谈研讨。
座谈会现场
会议由顺德区法学会副会长陈连志主持。他指出,法学会作为学术界与实务界沟通的重要桥梁,致力于推动法治建设方式的创新与发展,服务于法律实践,并向政府提供法治建议,助力政策制定。此次活动的目的在于深入了解实践需求,共同探讨知识产权案件办理难题,寻求有效的解决策略。
顺德区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肖秀敏阐述了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处理现状及当前面临的争议问题。为了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顺德区人民检察院专门设立了知识产权检察办公室,强化规范履职,通过搭建全方位的联动平台,积极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参与,倾听企业的声音,扎实推进社会调研工作,举办了多场知识产权主题沙龙,不断加强同高等院校及企业的合作与沟通。
主题分享阶段,禅城区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庭庭长汪占毛以《知识产权侵权认定赔偿公式化》为题,分享了数起判赔过亿的裁判案例。他指出,知识产权案件审理普遍面临审理周期过长、立案标准过高、赔偿额度不足等难题,并深入探讨了如何计算侵权获利的问题。他主张,侵权赔偿的认定过程应当趋向公式化,以认定赔偿为主、法定赔偿为辅,以提高判决的效率和公正性以及对侵权行为的震慑力。
顺德区人民检察院、区人民法院、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顺德公安分局等单位相关负责人从行政执法和刑事侦查、刑事审判等角度进行经验分享。
本次座谈会中,与会者就法律适用、证据搜集、审判流程等关键议题展开了深入且细致的探讨。顺德区委政法委副书记张鸿源表示,此次会议集思广益,议题深入而丰富,充分展现了活跃的讨论氛围和广泛的思维碰撞。她强调,社会各界应当携手并进,通过基层实践推动高层立法,共同推动市场公平竞争,为顺德的经济增长和法治进程贡献力量,同时,期待此次研讨的难题得以逐个破解,期待法学会下一次更有成果的思想碰撞,共同期待中国科技创新势如破竹,从全球“跟跑”转向“领跑”全球。
知识产权作为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保障,其保护工作对于激励创新、促进科技进步和文化繁荣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面对科技进步带来的种种新挑战,顺德区法学会通过举办此类活动,提升法律界同仁的专业能力,促进学术界与实务界的紧密协作,为推动顺德区社会治理和法治建设的全面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主办:广东省法学会协办: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