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汕头市法学会会长廖文松带领市法学会秘书长徐茜琳等5人一行,先后深入到市中立法律服务社、市法学会企业法治联盟、市法学会律师学研究会开展主题调研,就工作开展中遇到的问题和具体整改的措施,提出指导性的意见。
在市中立法律服务社调研时,服务社介绍了自2017年4月成立以来,先后接待市民群众法律咨询128宗,其中:借贷等经济纠纷43宗、房地产问题32宗、婚姻家庭问题38宗、其他民事案件12宗、刑事问题3宗;2018年在全省中立法律服务社典型事例媒体介绍会上接受采访,该社办理的《电工意外触电身亡,调节帮助家属获取赔偿》案例获得省法学会表彰;该社制定的《服务指南》和发布的公众号,通过图解、视频等方式,加大公益法律服务宣传,更加接地气和贴近群众,还积极组织公益法律服务志愿者参与市法学会的多项法治宣传服务活动。廖文松会长对该社的事业发展予以充分肯定,高度赞扬许煜华社长对公益事业的热心、对服务社工作的用心、对员工的关心。他指出,中立法律服务社是广东省法学会的首创品牌,也是我市法学会实施公益法律服务的重要窗口,一定要提高政治站位,拓宽工作思路,擦亮这一品牌;要按照"中立、公正、公益、专业"的要求,加强自身建设,在完善原有各项规章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公益法律服务志愿者接访制度,充分发挥社会第三方力量的作用,努力开创法律服务工作新局面,不断提高服务社的影响力和亲和力,切实维护市民群众合法权益,引导他们尊崇法治、理性对待法治要求、寻求法律途径解决纷争,共同营造和谐稳定法治环境。
在市法学会企业法治联盟调研时,廖文松会长十分赞同联盟已经形成的工作机制和取得的初步成效。他指出,企业法治联盟是我市企业法治研究组织的创新形式,我们应当把这个品牌办好,目的是为企业提供法律服务,帮助和促进企业依法管理、依法经营、防控风险、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他对联盟今后工作提出了四点意见:一是要充分调动联盟秘书处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智囊、助手作用。二是要深入企业调查研究,开展走访活动,及时收集和反映企业的法治需求,为联盟主席团谋划活动提供决策服务。三是要利用市法学会的人才优势,为企业学法、释法开辟更多法律服务的平台,形成活动的制度化,更好地服务"以法惠企、以法护企、以法治企".四是要在原有80家成员单位的基础上,不断壮大联盟力量,做好组织发展工作,实现"以法兴企"的共享局面,着力抓好制度保障工作,进一步增强联盟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在市法学会律师学研究会调研时,对研究会成立两年来先后进社区举办"法治文明大家讲、和谐邻里共同建"的法律恳谈会,积极融入全市"创文"热潮;联合汕头仲裁委员会、市知识产权局、市药业商会等单位举办《劳动法》培训暨"法律服务进企业"大型法律咨询活动;联名提交《关于在金平区率先实现政府法律顾问全覆盖》提案,积极建言献策;参与公益法律服务集市,为市民群众提供咨询服务与法律帮助;承办2018年省法学会律师学研究会"律师的责任和使命"学术年会等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廖文松会长对研究会今后工作寄以厚望。他说,我市律师学研究会在地级市法学会是首个设立的,以学术理论研究为基础,以法治实践为驱动,以提升法务为重点,开展学术研讨,参与公益法律服务,引领会员正确履行社会责任与律师使命,为汕头律师行业发展起到重要促进作用,已成为我市法学会的品牌。希望研究会要紧紧围绕市委中心工作,服务全市发展大局,在律师学理论研究上、在律师队伍素质培养和业务建设上下功夫、出成果、出精品,应用于法律服务,把品牌擦得更亮。
通过这次调研,市法学会对下属各团队的情况和面临的新问题新需求加深了解,明确了新时代法学会的新定位新要求,见证了我市提出的"政治建会、智慧办会、创新强会"的理念思路。调研座谈中,大家纷纷表示要认真学习贯彻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和市委十一届九次全会精神,以当前正在开展的主题教育引路,不忘初心使命,弘扬敢想敢闯敢为人先的特区精神,勇于改革创新,发挥平台作用,拓宽服务领域,擦亮法学会品牌,为加快汕头经济特区发展、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打造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提供坚强的法治保障。
主办:广东省法学会协办: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