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初心担使命 善以法护长者
——汕头市法学会到龙湖区呼援通社工服务中心开展专题调研
10月16日上午,汕头市法学会会长廖文松带领秘书处、公益法律志愿团一行到龙湖区呼援通社工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呼援通")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法治专题调研,龙湖区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陈传新,区民政局局长林量等参加活动。
在服务中心展厅,负责人向调研组展现并介绍了机构自成立以来开展公益助老项目的工作成效。 2013年"呼援通"积极响应区政府创新养老模式的实践探索,以"互联网+"的方式,在粤东西北率先实施了长者呼援服务惠老工程,服务对象主要为户籍在龙湖区内80周岁以上高龄老人以及70周岁以上低保、五保老人、居家养老对象。从2017年5月份开始,将服务对象扩大到户籍在区内的75周岁以上健康老人和70周岁以上的低保对象、居家养老对象、五保户以及其他列入政府补助范围的老年人。今年上半年新增服务人数1426人,总数累计13570人,政府累计投入1000多万元。
调研组一行详细听取了汇报,并认真观看了服务中心"急难险重冲在前 苦脏累活抢先干"主题教育宣传片,充分肯定了中心在没有先例可借鉴的情况下,把解决高龄长者的危困难问题作为导向和抓手,联结起一支具备专业知识和无私奉献的义工队伍,全天候、全方位和立体化满足服务对象的生活需要,切实帮助解决实际问题,用爱心和耐心打造了一座"没有围墙的养老院",堪称"生活110",为公益事业提供了的智慧养老"龙湖模式";服务中心党组织在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过程中发挥了战略堡垒作用,负责人和义工们在党旗引领下,以党建为引领,聚力服务长者,自发的这种不计得失、深情奉献的精神和善举,让调研组全体深受感动和启迪。
调研组与"呼援通"就如何将市法学会公益法律服务志愿者的法律服务元素植入"呼援通"公益养老服务工作之中,为社区长者对于子女赡养、遗产继承、婚姻家庭矛盾纠纷等经常来电求助的困难问题,提供针对性的法律服务,交流了意见。廖文松指出,"呼援通"养老公益事业的继续提升和完善,需要强化和补齐法律板块,以法护老做到"三个充分":一是服务活动要充分利用和挖掘龙湖区丰富的法律资源,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和公益法律服务志愿团工作站、辖区律所律师,为长者提供法律咨询、入户宣传、调解和举办法律讲堂等;二是要充分加强同各类志愿者团队的联络沟通,对服务对象的实际情况做到底数清、情况明,结合对象语言习惯、服务需求,使服务更富有针对性、实效性。三是要充分探索和创新养老事业的服务途径,从法律层面填补养老服务空白,同时也要从服务养老事业的发展出发,提供法治保障,在法制的框架内规范运作,做优做强。陈传新指出,"呼援通"开展的养老公益事业是"夕阳"中的"朝阳"产业,要坚定发展信心,保持发展劲头,在与市法学会公益法律志愿团的合作探索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为老"服务,继续深化服务质量,拓展服务领域;要坚持"时间服从质量"原则,一方面要尽快让法律志愿者了解"呼援通"机构运作程序和个案具体情况,另一方面要耐心细致做好细节对接工作,保持个案服务工作的持续性和连续性。服务中心负责人感谢市法学会调研组此次"送法"之行,为长者服务工作和中心发展提供了明确有效的工作指引,并与市法学会公益法律志愿团负责人表达了积极诚恳的合作意愿,表示下来将发挥彼此的专业人才优势和桥梁纽带作用,共同探讨并拟定合作框架,签订公益合作协议,为服务对象提供家庭纠纷、遗产继承、赡养父母、依法维权、法律咨询和援助等公益服务。
主办:广东省法学会协办: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