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4日,由广州市法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阿里巴巴集团联合主办的新型互联网犯罪研究与治理论坛在广州举办。论坛围绕网络黑恶势力犯罪、网络黑灰产犯罪和网络犯罪罪名适用难点等进行深入交流和研讨。广州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书记、市法学会会长谢晓丹、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副校长、教授林维,阿里巴巴集团资深总监余志豪出席论坛并在开幕式上致辞。市委政法委副书记、市法学会常务副会长刘武鹏出席论坛。来自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以及广东省委政法委、广州市司法实务专家代表,全国部分高校、研究机构相关领域专家及学生代表,征文获奖代表,会议举办单位代表,媒体记者等共200余人参加论坛。
为加强对当前新型互联网犯罪的探索研究,论坛前开展了“新型互联网犯罪研究与治理征集活动”,收到来自全国各高校、研究机构、公、检、法等实务部门论文300余篇,共评选出一等奖论文2篇、二等奖3篇、三等奖6篇、优秀奖17篇。
会议现场
谢晓丹在致辞中介绍, 广州作为互联网发展的前沿城市,一直高度重视对互联网犯罪的打击和治理。广州成立了新型互联网犯罪研究中心,举办了广州地区高校法学院院长论坛,就“套路贷”、虚假诉讼、虚假仲裁等犯罪的实践路径、大数据时代网络犯罪的现状与趋势进行研究探讨,明确对策。
希望广大理论和实务工作者把具有前瞻性、针对性、实用性的观点和建议,逐步以制度、机制、办案指南等形式加以吸收和体现,用以指导实践。要突出国际视野,秉持法治信仰,立足中国现实,积极开展对网络主权、网络恐怖主义、域外网络犯罪打击与法律适用等方面的研究探索。要加强对涉人工智能犯罪、智能手机攻击、涉家庭自动化及物联网犯罪等时代前沿问题的研究;加大对网络社会治理、算法规制、基因编辑规制等课题的研究,搞好跨界学科协同,有效应对新型网络犯罪和相关衍生问题。
广州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书记、市法学会会长谢晓丹致辞
“在网络犯罪不断挑战刑法理论的同时,我国也在为打击网络犯罪提供法治工具。”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副校长林维在致辞中表示,当法律做了充分应对以后,因为技术的进步,要求立法能够迅速调整理念,并且以与互联网时代相称的速度给予法律反映,以便能够及时维护实现法意的保护,这也要求司法机关要很好地在罪刑法定原则下维护平衡。
阿里巴巴集团资深总监余志豪表示,网络犯罪的手法变化快,面临的挑战仍然非常大,需要法学理论界、司法实务界、知名互联网企业打破边界,共同聚焦和讨论各类新情况、新问题。他说:“在今天的论坛上,大家直面互联网产业实践中的困难和痛点,共同探讨治理途径,实现产业+理论+实践的深度融合。”
论坛上,主办单位给“新型互联网犯罪研究与治理”优秀论文进行了颁奖。谢晓丹为广州市新型犯罪研究中心新聘的4名研究员颁发了聘书。北京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车浩就“网络时代的刑法理论”主题,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时延安就“网络空间的犯罪合作”主题,广州市法学会副会长、广州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张泽涛就“区块链电子存证技术”主题发表了主旨演讲。
时延安指出,在网络时代,人的行为方式、交往模式都发生了改变,与此同时犯罪的行为方式与组织模式也在发生改变,在网络空间进行的大量犯罪超乎想象。
在网络空间中,犯罪行为主要通过操控信息完成,犯罪的组织也通过信息操控完成。“随着网络产业的迅速发展,网络越来越表现出产业化的特征,这是新型互联网犯罪显著的变化。”
时延安提出,从立法论角度,针对网络空间犯罪合作,除已有法律工具外,应考虑网络规制与犯罪的关系。
他认为,为网络经营行为要给予全面的法律规制,对违反网络规制(法律义务)的行为,如果情节严重,即应作为犯罪处理。此外,要考虑网络虚假陈述行为行政规则与犯罪化。他还在发言中指出,未来的社会治理将有一个很大的转型,互联网公司或将在未来的社会治理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车浩认为,新型互联网犯罪层出不穷,治理要慎用刑法。刑法具有谦抑性原则,应慎用刑法来治理新型互联网犯罪,以保持社会持续正常运转。车浩表示,当下飞速发展的网络技术、层出不穷的新型互联网犯罪问题,给刑法理论提出了巨大的挑战,更需要广大法律学者深入研究。“未来,大数据、人工智能、无人驾驶等领域的进一步发展,需要不断完善刑法理论,研究更新刑法体系。”
“新型互联网犯罪不断涌现,并呈现出手法新、更迭快、隐蔽性、智能性等特征。”张泽涛表示,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违法犯罪行为转移到网上,行为人利用云平台实施网络犯罪的情形也越来越多。在此背景下,电子证据的搜集、使用、取证也出现了新的变化。区别于传统证据,电子证据作为互联网时代的产物,在传统证据的特点之外,还具有数据海量性、脆弱性(易篡改性)与跨国性。
谢晓丹为论文获奖者颁奖
谢晓丹与部分论坛嘉宾合影
此外,论坛还举行了网络黑恶势力犯罪研究、网络黑灰产犯罪研究、网络犯罪罪名适用难点研究共三个单元论坛,与会专家学者分别就相关议题作了主题发言和与谈。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志远作闭幕总结。
主办:广东省法学会协办: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