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湛江市霞山区上坡塘小公园劳资纠纷在区法学会、两级综治中心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化解,这起历时数月、多方参与的复杂纠纷终于画上了句号,彰显了湛江市霞山区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专业力量与责任担当。
该纠纷源于上坡塘小公园项目,某建设公司中标后向专业分包队分包施工,因护栏材料规格争议、安装验收未通过等问题,引发了分包队与某石材公司所雇安装工人之间的矛盾。自2024年11月起,新园街道综治中心多次组织调解,区城综局、人社局等多部门积极参与,但因各方诉求分歧大,调解进展艰难。安装工人坚持高额费用诉求,分包队则将矛头指向材料供应方,调解陷入僵局。
面对这一复杂局面,霞山区依托健全完善的基层服务体系,充分发挥法律咨询专家的专业优势。目前,霞山区已建设区法学会驻区综治中心工作室1个,16名法律咨询专家和百余名法学会会员动态轮驻,深度参与矛盾纠纷调处工作。在此次劳资纠纷调解过程中,法律咨询专家们凭借深厚的法律功底和丰富的实务经验,成为化解矛盾的“关键力量”。
他们第一时间介入纠纷,深入研究案件细节,梳理各方在材料采购、施工安装、责任认定等环节的法律关系。针对分包队与安装工人之间因无书面合同导致的权责不清问题,专家们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合同编、劳动法律法规等相关条文,明确各方应承担的责任与义务,为调解工作提供了权威、专业的法律依据。在调解现场,专家们运用“法理情”相结合的调解技巧,既从法律层面剖析问题,又站在双方立场分析利弊,耐心解答各方疑问,引导当事人理性看待纠纷。
同时,法律咨询专家将专业法律服务与其他调解手段有机融合,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等手段,为纠纷化解制定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在协商赔偿金额阶段,专家们结合行业标准、实际施工量、材料争议等因素,提出客观公正的参考意见,推动双方逐步缩小诉求差距。
在区法学会、法律咨询专家团队和两级综治中心的共同努力下,工作人员通过分开谈话、耐心疏导,逐步统一双方诉求。2025年4月,当事双方在海头司法所签署《人民调解协议书》,这起久拖未决的劳资纠纷最终成功化解。
此次纠纷的成功化解,是湛江市霞山区深化基层社会治理、推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的生动实践。区法学会依托两级综治中心,充分发挥专业解纷机制效能,将矛盾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有效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为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了有力保障。
主办:广东省法学会协办: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