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法治研究会(研究中心)2020专题研讨会纪要
新型城镇化法治长安基地成功举办
镇域综合执法体制创新与基层治理机制规范化专题研讨会
为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新方略以及省委十二届十二次全会关于区域发展新部署,创新基层治理体制机制,提升镇域治理法治化水平,城镇化法治研究会暨华农中心基地联合东莞市法学会主办的“镇域综合执法体制创新与基层治理机制规范化探讨”专题研讨会于12月23日在长安镇莲花山庄召开。本次会议由长安镇法学会、司法分局、镇综合执法办、省法学会研究基地新型城镇化法治研究中心等联合承办。
大会论坛开幕式现场
省委政法委二级巡视员、省法学会专职副会长兼秘书长姜滨,省法学会副秘书长薛晓光,东莞市委政法委副书记蔡泽伟、长安镇政府副镇长兼法学会副会长陈健钊,省法学会一级主任科员康利徽,城镇化法治研究会副会长易良玉,城镇化法治研究会副会长、华南农业大学新型城镇化法治研究中心主任王权典教授,华南师范大学行政法学院教授兼广州市政府法律顾问伍劲松,东莞理工学院法学院副院长、东莞市人大常委会立法咨询专家沈亚萍,华南农业大学新型城镇化法治研究中心副主任杜国明教授、华南农业大学兼省农业农村厅法律顾问欧仁山教授、华农法学博士孙梦等出席并发表主旨演讲。东莞市各镇街综合执法办、司法分局负责人及业务骨干160余人与会。
姜滨同志在大会致辞
长安镇副镇长陈建钊首先致辞。他代表镇党委镇法学会对各位来宾表示欢迎,指出镇域综合执法体制创新与基层治理机制规范化是推动长安镇法治化的重要举措。长安镇本年度行政执法案件达到两万件,创历史新高,严格执法达到了纠正社会不良风气的作用。同时,感谢大家对长安镇综合执法体制创新与基层治理规范化的建议,希望本次会议能够激起思想碰撞的火花,帮助执法人员厘清思路、强化规范执法意识。随后,省法学会专职副会长兼秘书长姜滨致辞。他感谢各位专家莅临本会参与专题探讨。指出长安镇作为改革开放的热点、先锋,应当由各界人士出谋划策,共同建好法治基地,贯彻党的会议精神,实现长安镇城镇化法治发展的愿景。为此,提出三点要求:一要做到坚决贯彻中央及省委的精神;二要突出法治的引领和保障,在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导下进行城镇化改革和发展;三要坚持高质量发展,向深圳示范区学习,助力广东实践探索走在全国前列。
会议论坛开始,先由长安镇综合执法办代表发言。他介绍了长安镇综合执法体制改革推进情况,在市政府的统筹指导下,三百多项事程已顺利承接。同时指出执法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如:队伍基础薄弱、开展综合执法业务经验不足、工作职责界限有待厘清、保障工作有待加强。他提出下一步安排主要包括加快推进队伍建设,完善相关工作运行管理机制,创新执法工作模式等,恳请专家把脉。
主旨演讲由杜国明教授第一个发言——主题是行政体制改革视阈乡镇综合执法规范模式探索。他阐明乡镇行政体制改革兼具机遇与挑战,介绍了省内外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实践,并以东莞为例,剖析乡镇综合行政执法改革面临的问题包括事权下放的法律障碍、事权下放的规范性不足、乡镇承接方面存在制约、放权后监督与激励不足等。最后,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提出行政执法改革规范化建议,涉及如法律障碍破解思路;因地制宜统筹推进;充实力量用权,确保补齐短板;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以群众满意为标准等。
杜国明教授发表主旨演讲
接下来是欧仁山教授的发言,主要就如何确保乡镇街道执法的合法性问题提出建议。他认为结合省政府布《关于乡镇街道整合行政执法的公告》(136号文)及自身近年基层镇街调研的情况,认为镇街承接执法权面临非常大的压力。以前不同于以往镇街受委托执法,如今直接以自己名义执法,导致行政争议的几率增大,面临着被上级机关、法院的监督及司法审查的可能性。如何确保镇街执法的合法性是整个执法过程中的关键。为此,他提出两点建议:一是加强自身执法队伍建设,培养、储备优秀执法人才;二是引入外脑,借力高校法学院系及其专业教师的法律服务,完成镇域综合执法法治化改革目标。同时,欧教授认为省政府136号文在行政主体授权方面存在一定不足,如规定直接由市、县级政府以公告形式公布镇街执法权力,存在镇街执法权来源于市、县政府授权的嫌疑,与《行政处罚法》规定必须由省级政府授权的要求存在一定冲突。为此,镇街的执法决定在引用法律依据时,不能只写市级(县级)政府的公告文,建议还应同时引用省政府136号文,以避免执法权依据的不足。
欧仁山教授发表主旨演讲
华南农业大学孙梦博士就“村规民约法治化运作体制机制”研究做了演讲。她认为,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村规民约进入普及化新时期,突出的授权性、法定性特征使其属性、外延和适用等方面与历史上的村规民约出现断裂,面临着国家意志过度注入、文本内容形式化、规范结构不完整、适用场域空心化等新问题。法治理论和实践需要与时进俱进创新,特别是协调好授权性与合意性之间的关系,在时机成熟时制定村规民约立法,国家以合适的方式调控村规民约,完善村规民约规范结构,创新其工作机制,在与自治、德治的融合寻找法治化路径。
华南师范大学行政法学院教授伍劲松随后点评发言。伍教授首先对上述学者专家所作报告给予了高度评价;然后基于其行政法研究背景,对长安镇镇域综合执法改革工作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执法过程中法治意识的确立,二是综合执法相关平台的建设,三是对于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制度的展开。
伍劲松教授做主题点评
东莞理工学院法学院副院长沈亚萍教授也就上述课题成果展示作出简要点评,肯定了《行政体制改革视阈乡镇综合执法规范模式探索》等调研成果的科学性与实践指导价值;然后结合长安镇综合执法现状,肯定了长安镇资源和权限设置的优势与代表性的改革方案;强调执法工作注重双重效果,突出保障社会和谐。
沈亚萍教授做主题点评
论坛主持人城镇化法治研究会副会长暨新型城镇化法治研究中心主任,华南农业大学王权典教授做专题报告并总结上述研究成果。他提出当下处于综合执法改革过渡期,创新路径探索有利于今后改革的全面铺开与纵深推进,故上述专家报告对于长安镇的法治政府建设进程有极大参考价值;随后,其补充演讲关于发达镇域行政体制暨综合执法改革的认识意见,对于执法体制改革提出了相关的参考意见:执法改革应兼顾城乡、统筹设计、联动配套、协调推进;对权力下放方式、政府管理机制、基层首创、社区治理的衔接等多方面均有精辟阐述。
王权典教授做学术总结并补充主旨发言
为促使基层执法人员与专家学者有效地交流认识,会议特设问答交流环节。部分镇街综合执法办或司法局负责人等一线执法人员就“特殊时期(疫情期间)的执法问题”、“行政强制如何援引上位法依据”、“省136号文件授权行为的解释”、“规划变更许可问题”等一系列实践操作疑难问题向专家探讨,欧仁山、伍劲松等专家教授见仁见智,同参会人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最后由城镇化法治研究会副会长易良玉作简要的总结发言。结合会议主题,易会长提出新的工作期待,要深入基层调研,例如企业与社会群体的法律纠纷如何解决、村规民约如何制定都是现阶段的实际问题,要把研讨会开到乡镇去,以问题导向来推进法治化进程。
与会领导和专家及华农部分研究生合影留念
主办:广东省法学会协办: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