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9日,中非法律人才交流项目第四期研修班结业典礼在广州举行
2017年6月9日下午,中非法律人才交流项目第四期研修班结业典礼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隆重举行。中国法学会张鸣起副会长、广东省法学会梁伟发会长、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党委书记兼校长隋广军教授及尼日利亚驻穗总领事Oloko Shakirudeen Adewale先生等出席并分别作致辞。结业典礼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法学院院长、广东省法学会“走出去”战略下涉外法律研究服务中心主任胡充寒教授主持。
中国法学会副会长张鸣起出席结业典礼并致辞
张鸣起副会长在致辞中表示,研修班得到了北京、浙江、 广东等各方的高度重视。经过三年的不断探索、创新和积累, 研修的模式更加成熟,授课内容不断充实,活动形式更加新颖,互动交流显著增加,影响力不断扩大,已经在国内及非洲法学法律界形成了品牌效应,意义深远。今后还将根据非洲区域、国别、投资和贸易等不同领域,或不同类型的法律问题等开展更加务实、更加细化的订单式、定向式培训,继续为中非法学界和商界的对接打造高质量研究与服务平台。
广东省法学会会长梁伟发出席结业典礼并致辞
梁伟发会长在致辞中表示,广东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经济发达,GDP连续28年居全国第一,在贸易进出口、财税、出入境人数等多方面均居全国第一。广东作为海上丝 绸之路起点省份之一,与非洲有着良好的人员往来和贸易联系传统;新中国成立后,广东与非洲经济往来日益密切,广东在非洲有大量投资和贸易。在中国“一带一路”国际倡议中,广东具有明显的区位和经贸优势。广东省法学会非常重视法律研究与合作,已经建成了“六平台四基地”的良好法治研究与服务格局,在法治服务、法治宣传、法学研究、参与立法等方面均取得了很好的工作成绩。广东与非洲合作具有广阔的空间,期待中非法律人才交流项目成为双方强化协作、提升合作水平的重要平台。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党委书记兼校长随广军出席结业典礼并致辞
隋广军教授在致辞中对中国法学会及各方的大力支持 表示衷心感谢,对研修班的成功举办表示热烈祝贺,并表示,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作为一所涉外特色鲜明的重点大学,非常重视法学学科,特别是对涉外法学的建设与发展。学校大力支持并期望中非法律人才交流项目越办越好。期望满载而归的研修班学员进一步加强与中国、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联 系,以校为家,常回家看看。
尼日利亚驻穗总领事Oloko Shakirudeen Adewale先生出席结业典礼并致辞
尼日利亚驻穗总领事Oloko Shakirudeen Adewale在致 辞中代表非洲学员对中国法学会、广东省法学会、广东外贸外贸大学等各方的大力支持与辛勤付出表示诚挚感谢,希望 学员们学成回国后,促进国内法治,成为中非合作重要桥梁。
5名非洲学员代表在结业典礼上表示,非常感谢中国法学会及相关单位搭建了学习交流平台,为他们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他们回顾了学习、交流中的精彩片段,认为通过这次学习,不仅了解到中国的法律制度和法治建设情况,还感受到了中国巨大的发展成就和丰富的历史人文,感受了中国人的热情友善。此次学习将成为他们人生美好的记忆,回国后将向家人及朋友讲述中国故事。并表示此次研修班并未结束,只是中非交流与合作过程中的一个环节。
为研修班学员颁发证书
结业典礼的最后,张鸣起副会长、梁伟发会长、隋广军书记等分别为非洲学员们颁发了中非合作论坛-法律论坛顾问聘书,中非法律人才交流项目第四期研修班结业证书,中国-非洲法律研究中心研究员聘书,中国法律外交研究中心顾问聘书和中国-非洲法律培训基地顾问聘书。胡充寒教授代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法学院向喀麦隆雅温得第二大学政法系副主任塔玛桑?克里斯托弗?方威先生赠书,希望在后者的图书馆逐步建设一中国法学角,以进一步加强双方的学术研究合作。
出席领导嘉宾与研修班学员合影
本期法律人才交流项目研修班由中国法学会指导,北京市法学会、浙江省法学会、广东省法学会,以及北京外国语大学、 浙江工商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主办,广东省法学会“走出去”战略下涉外法律研究服务中心等承办,学员共30名,分别来自非盟、非洲商法统一组织、西非律协的23个非洲国家和区域组织。学员包括法官、检察官、司法官员、律师、法学教师、企业法务人员等。培训内容主要是由向非洲各国广泛介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法律制度和法治经验。本次培训分三阶段,自5月21日至30日、5月31日至6月3日、6月4日至6月9日分别在北京、杭州、广州三地进行。
中非法律人才交流项目是落实《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 堡行动计划(2016 年-2018 年)》的重要举措,服务于国家总体外交和“一带一路”战略倡议,是促进中非“人心相通” 的重要措施,致力于进一步优化中非合作的法律环境,助力于发展中非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广东省法学会“走出去”战略下涉外法律研究服务中心 胡充寒、向明华,省法学会郑桂琼供稿)
主办:广东省法学会协办: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