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至8日,陈冀平书记赴南京、苏州调研
(特约通讯员周维愚)5月7日至8日,中国法学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陈冀平在南京、苏州调研,并与十个省辖市法学会负责同志进行座谈。其间江苏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罗志军及省委副书记、苏州市委书记石泰峰会见了陈冀平。江苏省法学会会长林祥国、专职副会长方为南全程陪同调研。
陈冀平书记在座谈会上讲话
座谈会上,陈冀平充分肯定了江苏省法学会自成立以来取得的成绩。特别是,江苏省法学会在近两年的省级法学会年度工作考核中,一直名列前茅。他指出,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也是法学会各项工作不断引向深入至关重要的一年。江苏省要抓住机遇,抓住契机,进一步推进省辖市法学会稳步建设,加快推进县级法学会建设并争取早日实现全覆盖。
调研中,南京、苏州、扬州、南通等十个地方法学会热烈讨论,分享经验、交流困难与不足。参加座谈的人员还就省级以下法学会“三个团体、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性质和地位的确立、提升法学会社会知晓度和影响力、调动基层法学会工作积极性、加大对基层法学会干部培训力度等方面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陈冀平认真听取各代表工作汇报及意见,并不时插话,对各代表关心的问题、困惑和疑问进行一一解答。陈冀平指出,中国法学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团体,是中国法学界、法律界的全国性群众团体、学术团体和政法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省市县级法学会都要结合实际,有效发挥法学会组织理论研究、参与民主法治建设、参与立法研究、参与法治宣传等方面的职能,努力拓展法学会服务能力。要全面履行职能,充分发挥优势。地市法学会要准确定位、结合实际确定职能,发挥自身的独特优势。一定要立足当地,主动参与,积极作为,建立健全机制、体制,全面掌握法学会在繁荣法学研究,推进依法治国、依法治省、依法治市上的作用,为法治工作提供法律保障。要打好品牌,筑好平台。不断加强“双百”活动和“基层行”活动的针对性,树立和提升党政领导干部法律思维和法治素养;要重视法学会论坛、研究会研究成果,特别是经济、民生类研究成果的实效性转化。要“接地气、求实效”。县级法学会的建立形式要灵活,不能一刀切。要多想办法,积极参与,搞好宣传,调动法学会会员积极性,增强法学会凝聚力,真正把法治的福利惠及到普通老百姓。
陈冀平在座谈会上还强调,法学会组织的建设和活动的开展一定要“活”。只有结合新实际新情况,实实在在,贴近实际,真正给群众带来实惠,才能得到老百姓的真心称赞。希望江苏省法学会保持创新意识,再创佳绩。
(来源:江苏法制报)
主办:广东省法学会协办: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