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期“以法兴企”文化沙龙,将于7月12日在江门市隆重举行。“以法兴企”文化沙龙由广东省法学会、广东省工商联、广东省农村信用联社、南方法治报、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广东中立法律服务社、《法治社会》联合主办,江门市法学会和江门市工商联共同承办。本期文化沙龙主题为“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小微双创)融资法律风险防范”。
从党的十八大确立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到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创新发展理念,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创新发展的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在神州大地涌动的创新发展的时代大潮中,江门人敢为人先,勇立潮头。2015年,在全国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评审中以全国第一名成绩,成为全国首批15个示范城市之一。2015年,江门全市新发展市场主体4.5万户,同比增长11.76%;新增市场主体注册资本达337亿元,同比增长76.4%;实现小微企业营业收入3051.33亿元,同比增长15.41%;小微企业新增就业岗位57781个;小微企业技术合同成交额达4953万元,同比增长52.40%;小微企业拥有授权专利1429项,同比增长104.14%;科技型小微企业研发投入12.13亿元。
江门市法学会在广东省法学会的指导下,与江门市工商联共同承办广东省法学会主办的第六期“以法兴企”文化沙龙活动。在筹办过程中,江门市法学会和江门市工商联走访了众多中小微企业,征求创业者们对文化沙龙的意见建议,了解他们的发展现状和需求,梳理创业者们最为关心的企业法治保障的相关问题,最终确定本期文化沙龙的主题。
江门市的小微创新企业发展势头迅猛,创新活力优势初显,但是也不可避免的遇到许多成长中的烦恼。突出表现在小微企业普遍规模较小,抵御风险能力较弱,特别是创新型小微企业缺乏专业的法律人才,在涉及知识产权保护、企业劳动活动纠纷、企业融资风险防范、规范运用税收优惠政策、企业合同纠纷等等涉及企业管理的诸多方面,都亟待得到更多更权威的法治保障和政策指引服务。
本期“以法兴企”文化沙龙将特别邀请省直相关单位和江门市相关政府单位代表、政法机关领导以及省法学会的专家学者和知名律师以及小微创新企业家代表等100多人参加。文化沙龙通过主题发言、典型案例分析和现场答疑三个环节,现场与企业家们互动交流,答疑解惑。文化沙龙还将组织中立法律服务社对一些典型案例进行深入研究,并在《羊城晚报》、《南方法制报》等省级主流媒体开辟专栏进行以案说法。可以期待,本期“以法兴企”文化沙龙,将为江门市中小微创新企业提供丰盛的法治保障盛宴,并为即将开启的江门“中国青创汇”全国小微企业双创周活动拉开序幕。
法学会如何发挥好自身人才和智力优势,研究当地,服务当地,更好的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提供智力支持和法治保障。“以法兴企”文化沙龙是省法学会着力打造的创新服务平台,旨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和五中全会精神,服务“法治广东”建设,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推进,服务并促进企业学法、知法、守法、用法。通过文化沙龙这一法治服务平台,“送法进企、依法治企、依法护企、依法兴企”,加快形成企业依法经营、以法护企、崇尚法治、守法光荣的氛围。
“以法兴企”文化沙龙已成功举办五期,得到了参加活动企业家的支持和赞誉,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前五期文化沙龙的主题分别是“构建法治新型的政商关系”、“家族企业发展中的风险防范”“企业法律权益维护与风险防范”“企业经营法律风险与防范”“职业经理人制度及企业法律风险防范”。
主办:广东省法学会协办: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