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上午,广东省法学会会长梁伟发一行6人到华南理工大学法治评价与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开展座谈会,研究讨论广东省法学会特别是《法治社会》杂志编辑部与华南理工大学法治评价与研究中心如何进一步合作,加强对广东各地级以上市、县(区)的法治建设评价。华南理工大学党委书记章熙春、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院长蒋悟真、法学院党委书记刘应思、公共管理学院院长王郅强、公共管理学院党委书记邬智等领导陪同,广东省法学会副会长、《法治社会》副总编辑何桂复,广东省法学会专职副会长兼秘书长姜滨等同志参加活动。
广东省法学会会长梁伟发讲话
会议由广东省法学会会长梁伟发主持,与会人员针对本次座谈主题逐一发表自己的感受及意见建议,如:1.要成立国内一流的法治建设评价中心,要有组织的保障,资源的支持。2.希望法学院抓住机遇,建立学科优势方向,并与公共管理学院成立一个实际性的研究中心,明确责任,夯实研究团队。3.希望地级以上市、县(区)法学会能协助中心在各地开展的实地调查活动。4.中央反复强调要将法治评价作为绩效考核,我们要将政府绩效融入到法治建设评价体系中,将绩效评价与法学研究相结合,成为推动法治建设的指挥棒。5. 一要落实四有一调整(即有牌子、有班子、有经费、有活动和调整人员);二要坚持第三方立场,保持中立性、客观性;三要丰富资源,寻求多方合作,引进人才参与到中心工作;四是在《法治社会》的合作上,可多开展研讨会,扩大影响力。6.要加强数据分析能力,引入法学、公共管理专家以及大数据专家、公司等,对标国际领先水平,建立法治建设评价模型,争取立项。7.要以数据为王,以多种方式开展调研。围绕法治建设评价体系,《法治社会》编辑部会全力配合。
章熙春对广东省法学会长期以来对华南理工大学工作的支持与关心表示感谢。他首先简单介绍了华南理工大学目前取得的成绩以及下一步的发展方向。关于与广东省法学会《法治社会》杂志的进一步合作,他表示,华南理工大学会高度重视、大力支持,尽最大努力解决人、财、物的需求,做好法治建设评价工作。他建议,法治建设评价工作要以客观的数据为基础,从第三方、更学术的角度来开展工作,既要得到社会的认可,政治上又要坚决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落实中央部署和省委要求,把讲政治融在血脉中、落到行动上、体现在实际工作上。
会议现场
梁伟发表示,作为校友他对华南理工大学的发展前景感到十分高兴,并对华南理工大学法治评价与研究中心的工作表示充分的肯定。为进一步紧密广东省法学会特别是《法治社会》杂志编辑部与华南理工大学法治评价与研究中心合作关系,提升中心原有工作水平,他提出六点要求:一是认识要进一步统一。要将认识统一到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提出“四个走在全国前列”的要求上来。二是人员要进一步聚集、协同。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华南理工大学校内资源,广东省内高校资源及地级以上市、县(区)法学会资源积极配合,争取全国知名专家的支持。三是资金要保障。四是办公地点要落实。五是形式要创新。尽快建立法治社会评价体系(模型),争取《法治社会》杂志进入核心期刊,打造华南理工大学法治评价与研究中心的创新品牌。六是广东省法学会《法治社会》期刊编辑部及华南理工大学法治评价与研究中心共同协作,一个月内要拟定协同方案,两个月内要提出立项方案。通过法治建设评价工作的推进落实,提升广东法治水平,进一步打造广东良好投资环境,提升广东的国际地位。
主办:广东省法学会协办: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