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面向大学城师生开放!欢迎广大师生(凭教师证或学生证入校,报参加省法学会“双百”活动)到会交流,座位有限,先到先得!
“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教育系统专场暨南粤法治报告会第124讲
联合国80年的回顾与反思:
和平与安全的视角

一、主讲人:黄 瑶
二、时间:11月6日(星期四)15:00-17:00
三、地点: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大学城校区学术交流中心MPA第一会议室
四、主办单位:广东省法学会
承办单位:广东省教育厅
协办单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五、主讲人简介:

六、讲座内容简介:
今年是联合国成立80周年。建立联合国的初衷是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这也是联合国的首要宗旨。为此目的,《联合国宪章》第2(4)条确立了禁止在国际关系中非法使用武力或武力威胁的原则。禁止使用武力原则的最重要例外是《宪章》第51条规定的自卫权。80年来,自卫权合法行使的条件被不断扩大解释与适用,并有愈演愈烈的趋势,这对国际和平及安全造成严重冲击。《宪章》欲通过集体安全制度使联合国安理会集中管控武力使用,但联合国没有自己的部队,安理会只能采取授权使用武力方式来应对威胁和平、破坏和平或侵略行为。
联合国在实践中创造了一种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的办法——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简称“维和行动”),它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的有力制度工具。后冷战时代,联合国维和行动发展迅猛但也面临一些难题。联合国在维和领域面临内外多重挑战。一方面,《宪章》有关武力使用问题的规定不够清晰且难以执行,联合国本身的执行力也存在不足;另一方面,国家单方面使用武力的情形增多,非传统安全威胁也不断涌现。
80年来,联合国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的作用有目共睹。展望未来,如何进一步增强联合国的维和能力?如何充分发挥安理会的职能?如何审慎推进安理会改革并强化安理会对武力的管控?这些都是亟待探讨并解决的问题。
最后需指出的是,国际法对使用武力的约束作用虽有局限但仍不可或缺,应理性客观看待国际法的作用,防止跌入国际法虚无主义和国际法万能主义的陷阱。
主办:广东省法学会协办: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