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警在石化区输油管道区域进行安全巡查。
对加油站消防设施开展检查。 本版图片均为 李松权 摄
今年以来,惠州警方持续深入开展“飓风2017”专项行动,把提升群众安全感和对公安工作满意度作为出发点,大力防控、打击“两抢一盗”等严重影响群众安全感的违法犯罪活动,营造出“发案少,秩序更好,群众更满意”的良好治安环境。据统计,去年12月26日至今年10月25日,全市共接报“两抢”警情1285宗,同比下降62.5%;全市累计实现“两抢”警情22天“零发案”,同比增加21天。
成绩来之不易,得益于全市公安民警的连续奋战、不懈努力。那么,惠州警方到底是如何取得如此佳绩的?记者特地走访了几个县区。
惠城区
合成作战触角延伸至大街小巷
“今年惠城区‘两抢’零发案天数不断刷新,进一步提升了辖区群众的安全感,实现了治安稳定。这是惠城区公安分局紧紧围绕市公安局党委提出的‘少发案,快破案’工作要求,持续采取强有力措施开展‘压警情、控发案’工作的最好证明。”惠城区公安分局副局长江利文介绍。
今年以来,惠城区公安分局根据惠州市公安局的决策部署,结合本地治安形势,将“两抢”犯罪作为打击重点,剑指街面犯罪,坚持冒头就打,以打促防,快速侦破,全警联动,进一步挤压了“两抢”犯罪空间。据了解,该分局成立了便衣大队,针对“两抢一盗”犯罪主动出击,将警力洒向重点部位进行重点防控。同时,充分运用“以快制快、视频伏击”技战法以及合成作战机制,由便衣大队和该分局职能部门联动,达到快速反应、快速侦破。
“我们大队有间备勤室,对‘两抢’案件进行24小时跟踪,一旦有案件发生,所有的备勤人员马上到路面进行围追堵截,如果遇到警力不足的情况,可以马上抽调案发地附近的队员参与。哪一类警情高发,我们就针对它进行打击,绝不让警情抬头。”便衣大队负责人罗建芬说,该便衣大队的成立突破了合成作战机制中的瓶颈,使其更高效、更快速。就在最近的几宗“两抢”案件中,从接到报警开始,基本24小时内就能抓获犯罪嫌疑人。
据了解,全警合成作战机制由信息指挥大队作为“龙头”牵引,便衣大队就是一把“尖刀”,刑警大队是核心,全区25个派出所就是25个触角,每一个触角都是一个网络,各自负责、协同作战、合力打击。
除了依靠便衣民警加强对“两抢一盗”案件的打击外,各派出所也积极发动群众,开展群防群治工作,将合成作战机制的触角延伸到大街小巷每个角落。
河南岸派出所运用新媒体、新思路,通过建立各个行业的微信群,积极发动群众参与治安防控,从而逐年降低案件数,大大提升群众安全感。“我们充分利用新的科技、新的生产力,建立了40多个微信群,既可以拉近与群众之间的距离,也可以快速了解来自群众的呼声和最新的治安信息。”河南岸派出所所长邓斌介绍。
发动群众一起参与治安防控是压警情的有效举措,也是治安网格化管控的基础,只有全民支持公安工作,积极参与到打击、举报犯罪工作中来,才能更好地实现社会治安稳定,对不法分子形成威慑。与此同时,群众通过微信举报案件线索,也大大减轻了基层民警的工作负担。
近日,一名事主报警,称其在红花湖景区内游玩时被一名男子抢走一部价值几千元的手机。便衣大队接到警情后,用对讲机通知景区附近的便衣队员立即与事主联系,随后赶到景区内对嫌疑人进行围捕。仅仅用了半个多小时,便衣队员便在距离红花湖景区15公里处将嫌疑人抓获,当场缴获赃物手机一部和作案工具自行车一辆。
仲恺区
打击“双抢”力度空前
“市公安局对‘两抢一盗’、侵财类犯罪高度重视,我们分局也专门研究制订了进一步加大力度打击‘双抢’犯罪的工作意见,并按照此意见成立了专门的领导小组以及历年来规模最大的打击‘双抢’专班,打击力度可谓史无前例。”仲恺区公安分局副局长李学政对记者说。
据了解,该分局将严重影响群众安全感满意度的街面“两抢一盗”犯罪作为打击重点,以打小案促平安作为工作思路,第一时间侦查、第一时间破案,对该辖区的“两抢一盗”案件形成有力震慑。
自去年开始,该分局便从各个部门抽调人员组成反盗抢专业队,今年更是根据惠州市公安局的工作要求,结合仲恺区治安形势,专门组建了打击“两抢一盗”便衣大队,进一步打击辖区路面“双抢”犯罪。针对辖区内警情及人员特点,便衣大队每日对警情进行研判,并针对时刻有可能发生的街面盗抢犯罪,实施全天候24小时不间断巡逻伏击,第一时间发现警情,立即开展侦查、快速破案。
“仲恺区紧邻东莞,距离深圳也很近,因此很多‘两抢’嫌疑人都是流窜作案。对此,我们将打击触角延伸至莞、深,了解这些人员的作案特点,实施围追堵截。”该分局便衣大队大队长赖旭棠介绍,该大队今年以来通过警情研判分析警情多发时段、地点,总结出发案规律,采取伏击等方式,迅速打掉了几个犯罪团伙。
通过压控“两抢一盗”犯罪,群众安全感也逐渐提升。就在近期发生的几宗盗抢案件中,仲恺警方都在短时间内实现快侦快破,事主纷纷送上锦旗对公安工作表示赞誉。而针对“两抢一盗”案件,仲恺警方也通过各种形式加大防控宣传,并采取相关举措预防案发。
“在治安防范方面,我们主要围绕两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加强对重点区域、重点部位,特别是案件高发区域、时间段的路面巡查、巡逻;二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可以有效遏制抢劫犯罪发生的设施,比如护栏等。”李学政表示,针对仲恺外来务工人员比较多,而且相对比较集中的特点,该分局强化了针对外来务工人员的防范意识宣传工作,通过进厂区、进社区等形式,有效提升了外来务工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
群众口中的安全感
仲恺事主黄先生:“一天凌晨下班,我回到住处楼下,发现电动车不见了,便立马报警,很快便有警察来到现场处理。次日中午,派出所就通知我,说电动车找到了。我觉得警方办事的效率确实高,非常令人赞赏。”
潼侨光明学校李老师:“潼侨派出所民警十分重视我校治安环境整治,如校园安全防范、师生遵纪守法教育等工作的落实和执行都非常到位。派出所还安排了警长任我校的‘法制副校长’,每到开学、节假日、放学前均安排民警到我校执勤、护校。此外,还积极主动帮助办理教师的居住证。可以说,公安民警为校园平安、和谐付出了很大努力。”
惠城市民赵女士:“我住的小区进门要刷卡,外来人进来要登记,保安每天逐个楼层巡逻登记,就连楼下的水管、煤气罐都抹上了黄油、绑上了铁丝网,我们一群老人每天在小区内打扑克、聊天,感觉特别舒服,特别安逸。”
惠城个体从业人员刘女士:“我所在的商场每天都能看到几次保安人员,他们或巡逻、或提醒业主要注意安全防范。有时,遇到业主与一些顾客发生不愉快,他们也会很快上前调解、制止。今年一直也没听说过哪个档口被偷、被盗,感觉很踏实。”
平南工业区从业人员王先生:“明显感觉得到仲恺近三年的治安情况一直在好转,今年从未听闻周边出现盗抢行为,工业园区附近也经常有见到惠新派出所的巡逻队员,为周边群众提供了安全保障。”
来源:南方法治报
主办:广东省法学会协办: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