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名工人喜领欠薪安心过年
当法官告知被拖欠的钱追回来时,工人们开心地笑了。刘再扬 摄
“爸,我终于拿到工资了,今年咱们可以安心买年货过年啦……”手机收到银行转款的短信通知,从重庆来阳江务工的建筑工人小王激动地给家里的老父亲打了个电话。这个星期,阳江市江城区人民法院执行局法官逐一核实申请人信息,将远赴江苏徐州追回的90余万元执行款,赶在过年前发放到49名建筑工人手中,让他们可以安心过年。
早在2010年,江苏某某公司承包了位于白沙银岭工业园一处厂房的建设施工。2011年至2012年期间,该公司授权委托梁某某负责第三期主生产车间等工程的施工,梁某某又以该公司阳江项目部的名义与曾某某签订合同,分别将建设工程中的厂房砌砖、外墙装修、地面混凝土等工程分包给曾某某,上述工程所需建筑工人由曾某某聘请。
这是一起劳动争议纠纷案,江城区法院查明江苏某某公司具有用工主体资格,其承包涉案工程后,分包给无资质的第三人梁某某,其后梁某某又以该公司名义分包给无资质的曾某某,在施工过程中,曾某某拖欠其聘请的49名建筑工人的工资共90余万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九十四条、2016年修正的《广东省工资支付条例》第三十六条等相关规定,江城区法院一审判决江苏某某公司承担工资支付义务,曾某某、梁某某承担连带责任。市中院二审判决维持原判。判决生效后,该公司逾期未履行判决义务,其中48名建筑工人遂于今年11月2日向江城区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案件到江城区法院执行局后,法官们开始全面调查,但面对的问题却非常棘手:一年多了,案件涉及的当事人众多、执行标的高达90余万元,且涉案的某某公司远在1300多公里外的江苏徐州……
建筑工人的工资怎么办?成了执行局法官心头最牵挂的事情。为了能让建筑工人过年前能拿到工资,执行法官立即组织对被执行人进行“四查”,查明被执行人江苏某某公司在徐州当地有8个账户,每个账户的财产差别较大、出入变化快,最终确定在中国农业银行账户进行划款。11月6日,江城法院分管执行局的党组副书记、副院长黄先全带队远赴徐州扣划执行款。
7日一早,在当地法院的协助下,执行法官赶往银行扣划执行款,其中一段路程因兴建地铁塞车。考虑到被执行人账户出入过快等不确定因素,黄先全当机立断,弃车小跑两公里,气喘吁吁赶到银行,终于顺利划款90余万元。“这个账户财产出入很快,幸好你们及时赶到,再晚到一点,这笔钱就要转走了。”银行工作人员说。
90余万元执行款拿到了,执行法官逐个打电话通知工人,马不停蹄核实身份、银行卡等信息,通过银行转账将案款支付给申请人。划款后,第49名工人申请强制执行,江苏某某公司迫于法律的威慑力和法院的执法力度,自觉履行义务,通过银行转账补足执行案款。
12月14日傍晚,天气转凉,而江城区法院的调解室内却温暖如春,几名工人接到法院电话通知赶来核实信息。高新区平冈镇的黄叔和阮姨夫妇是这个工程里的泥水工,两人加起来工资超过4万元。“拖了这么多年,我们都不敢抱希望,还以为多半是拿不到,眼看就要过年了,拿到工资太激动了,感谢法院!感谢法官!”黄叔感激地说。
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江城区法院开展涉民生集中执行等专项活动,重点围绕积案化解、案款清理等工作,推动破解“执行难”。截至今年12月13日,共执结案件3086件,为当事人实现债权55747万余元。“司法为民是人民法院的价值追求,必须始终以民为本,权为民用。”黄先全说,执行法官要用实际行动去践行为民情怀和不放弃的钉子精神,让“老赖”无处遁形。
来源:阳江日报
主办:广东省法学会协办: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