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普法宣传读本
普法宣传活动现场
“法者,治之端也。”依法治国,离不开每一个公民的学法、守法,离不开整个社会对法律的尊重与信仰。让法治成为人们的思维方式、工作方式和生活习惯,将“看得见”的法治形式内化为根植于内心的法治信仰。这既是普法的目的,更是普法的意义所在。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多年来,广州市各级普法部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将法律知识送到基层,送到群众身边,形成全民学法、守法、用法的蔚然之风。
今年5月,广州在《中国法治政府评估报告(2017)》中位列前三名;而在2013-2017中国法治政府评估中保持名列前茅的优异成绩,使得广州荣获“法治政府建设典范城市”称号。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
适应新时代的新要求,广州更加注重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坚持把领导干部和公职人员作为法治广州建设的关键,使学法融入到决策者、管理者和执行者各个不同的环节,提升领导干部和公职人员的法治意识和运用法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多年来,广州市各级普法部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形成全民学法、守法、用法的蔚然之风。今年5月,广州在《中国法治政府评估报告(2017)》中位列前三名,鉴于广州在2013-2017中国法治政府评估中名列前茅,广州荣获“法治政府建设典范城市”称号。
“互联网+普法”:
公众号进行学法培训考试
从今日起,至12月30日,一场评估全市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成效的学法考试将持续进行。广州市市直单位和11个区的党政机关、人民团体等单位的各级国家工作人员,包括副局级以上领导,以及各企、事业单位、大中院校的专业技术、中层管理人员都将参加本次考试。
考试内容包括《民法总则》《网络安全法》《国防交通法》《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社会公布办法》《广东省实施〈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办法》《广州市依法行政条例》《广州市生态公益林条例》等重点法律法规。
据悉,各企、事业单位、大中院校的专业技术、中层管理人员将首次在“广州普法”微信公众号进行学法培训和考试,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仍在公务员大讲堂进行学习和考试。考试限时3个小时,总计50道题,有单选题、多选题和判断题。在考试期间如果退出平台将自动结束考试,不计分数,80分以上为通过。
广州市法宣办有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广州普法”微信公众号进行学法和考试,借“互联网+普法”助力普法工作,参加考试者可以利用零散空闲时间在手机上进行学习和考试,系统将自动记录学习进度。不仅有效破解了学习时间零散、学习不系统的难题,也极大便利了有针对性地进行强化复习。
抓“关键少数”:
每年逾1500名领导闭卷考试
在普法过程中,广州市始终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坚持把领导干部和公职人员作为法治广州建设的关键,通过制定、完善和落实学法制度,强化领导干部和公职人员学法管理,使学法融入到决策者、管理者和执行者各个不同的环节,有效提升了领导干部和公职人员的法治意识和运用法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广州在全市全面推行党委(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法、举办领导干部法治讲座、公务员学法统一考试考核工作。例如,每年都针对一个时期和当前领导干部学法需求及法治热点,邀请国内知名法学专家为全市副局级以上领导干部进行法律知识培训或举办法治讲座。
借助信息化系统平台,广州市每年组织1500余名副局级以上领导干部和近19万名公职人员进行法律知识闭卷或网上考试,将考试成绩作为年度干部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
与普通公职人员的考试题目不同,领导干部的考试题目多为论述等主观题。例如面对一个具体事件,如何运用法律知识、法律程序来妥善解决,考的不仅是法律知识,更是法治思维和能力。
同时,还将优秀考卷集中编成年度《广州市领导干部学法考试优秀答卷汇编》,供全市各单位领导干部和公职人员参阅。
“七五”规划:
制定市直部门普法责任清单
按照《在全市公民中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七个五年规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七五规划”),普法工作要结合实际突出广州特色,“大力宣传本市法规规章,服务法治广州建设”的内容,更好地贴近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不断加大对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热点难点问题的普法力度。
为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谁主管谁负责”的普法责任制,广州市法宣办制定了《广州市直单位2017年普法责任清单》,规定了各部门的普法任务,包括普法对象、重点普法内容、普法时间和形式、普法目标以及责任部门。
记者看到,在广州市总工会的普法清单中,普法对象除了工会机关干部职工、基层工会干部,还包括职工群众。对于职工群众的普法,有具体的时间和形式要求,工作目标是“宣传《宪法》《工会法》《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社会保险法》《工伤保险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提高职工群众的遵法守法意识,引导职工依法理性维权”。
接下来,广州市还将健全完善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实施的法治宣传教育工作领导机制,加强各级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组织机构建设,严格法治政府建设考评,加强普法工作绩效评估。
法律进校园:聘优秀法官任法制副校长
“同学们,如果你遇到有人教唆你违法犯罪,你会怎么办?”在白云山脚下一所职业技术学校,身着法官制服的陈海仪为学生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普法课。陈海仪是广州中院少年家事审判庭庭长,职业经历让她意识到青少年普法的重要性,十多年来,陈海仪担任着广州市十几所中小学校的法制副校长,开展法制宣传讲座200余次,受众超过25万人次。
“各位家长,下周一(12月4日)是国家宪法日,学校将在升旗时间组织‘向宪法宣誓仪式’,请督促孩子熟记以下宪法宣誓誓词——”12月1日,广州第十六中学一位学生家长郑女士收到了学校发来的短信。
法律进校园、进课堂是广州普法的一个亮点。据统计,“六五”普法期间,广州市实施学校法治教育“四落实”(落实教材、课程、师资和经费)制度,法制副校长聘请率达到100%.
法律进企业:覆盖25万家以上私营企业
天河区五山街创意园商会居多,物流公司扎堆。五山司法所针对这一个特点探索“精准普法”,社区法律顾问许婷律师选取涉及企业买卖合同、劳动争议等案例,对商会成员进行指导和提供咨询。
11月29日,广州供电局举办“12·4”国家宪法日活动,接下来还将开展“法治接力跑”、“法律微课”展播、“依法治企”读书活动等活动,向广大用电客户普及电力法律知识,提升员工的法律素养,树立良好的法治企业形象。
据了解,广州市每年定期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相关法律知识培训,全市30多家国有大中型企业、25万多家私营企业务工人员(含外国人)普法覆盖率达到80%以上。
法律进社区:面对面解答群众法律问题
11月3日,一场法律知识讲座在越秀区青兰里社区进行。广州金鹏律师事务所的戴玄伟律师来到社区,面对面为社区孤寡老人和独居老人解答房产和财产分割问题。
法律进社区切实为居民群众排忧解难,提高了普法宣传效果,使社区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倍增。目前,有1499名律师和全市2676个村(社区)签约,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等法律服务,覆盖率达100%,仅在2016年就办理了村(社区)各类涉法业务52375件,对基层依法治理起到基础性推动作用。
基层普法工作的创新和成效,令全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不断增强。2015年,荔湾区被评为全国先进法治区;增城区坑贝村和下围村、天河区广氮社区、花都区红山村先后被评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
主办:广东省法学会协办: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