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佛山市三水区人民法院深度融入“1+6+N”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全力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将矛盾纠纷化解的前沿阵地不断前移,为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贡献坚实的司法力量。
三水法院大塘法庭庭长麦景桃在对一起企业员工人身损害纠纷的当事人开展调解。
多元协作
打造行业解纷“新样板”
“太感谢法官和调解员啦!以前,我们和业主沟通就像隔着一堵墙,完全找不到头绪。你们一来,难题就解决了!”2024年9月,某物业公司法定代表人王先生满怀感激,将一面感谢锦旗送到三水法院立案庭庭长李韬手中。
此前,因百余名业主未缴纳物业费,物业公司一纸诉状将业主告上法庭。三水法院立案庭将案件委派至区物业纠纷一站式联处中心,由法官指导调解员开展联调。
调解期间,李韬发现不少业主对物业公司的服务质量存在不满,于是从法律角度给出专业意见,向调解员阐述相关法律法规和合同规定,指引物业公司与业主保持良好沟通,就业主提出的具体问题进行整改,努力提升服务质量。为实质解纷,李韬三次来到涉案小区,与业主面对面交流,告知业主消极欠费可能面临的法律后果。
在法官与调解员的多番努力下,这场纠纷得到了圆满解决。109户业主与物业公司达成和解,物业公司撤回起诉。对于未能成功调解的案件,三水法院迅速立案并由速裁团队高效审理,确保每一起纠纷都能及时、妥善化解。
这一案例,是三水法院在物业纠纷治理领域的生动实践。在区委政法委领导下,三水法院积极融入“1+6+N”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建设,持续完善“中心+工作室”多元解纷架构,充分发挥其“一站式”解纷作用,为群众提供便捷的解纷服务。
此外,三水法院与区住建部门、区房地产行业协会加强联动协作,依托区物业服务纠纷一站式联处中心,使物业纠纷的解决更加专业、高效。自2024年10月区物业服务纠纷一站式联处中心成立以来,三水法院于前端化解452件物业纠纷,当年进入诉讼阶段的物业服务合同纠纷同比下降38.52%。
护航企业发展
构筑园区治理“新高地”
“法官,多亏你们高效调解,我们这笔大生意才能顺利谈成!其他合作伙伴的顾虑也都烟消云散了!”某物流公司法定代表人陈先生激动的话语,让大塘法庭庭长麦景桃备感欣慰。
时间回到2024年11月初,在佛山市某物流公司内,员工李某和罗某在工作间隙打闹,意外导致罗某肋骨断裂。事后,两人就赔偿问题多次协商仍僵持不下。罗某的妻子为给丈夫讨说法,连续几天围堵公司门口,使得该公司正常经营秩序受到一定的影响,部分合作伙伴也对继续合作产生疑虑。
今年1月下旬,陈先生不堪其扰,心急如焚地向大塘镇工业园区社会治理中心求助,希望尽快平息这场纠纷。
为实质性化解双方矛盾,依托大塘法庭与大塘镇综治中心签订的《“法治园区”建设工作协议》,社会治理中心迅速组织开展联合调解工作。
“调解要兼顾双方实际情况,找准利益平衡点。同时,要让双方清楚调解不成进入诉讼程序的后果,引导他们理性解决问题。”调解过程中,麦景桃和大塘镇综治中心调解员莫锦彬耐心倾听双方诉求,设身处地为双方分析利弊。经过多轮深入沟通,两人终于放下心中的芥蒂。最终,双方一致同意将赔偿款定为4万元。调解当天完成司法确认后,李某当场付清赔偿款,使得纠纷终于画上了句号。
麦景桃并未就此止步,针对案件暴露出的公司管理漏洞,为公司进行全面“法治体检”,并提出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司法建议,如加强员工安全教育培训、完善安全管理制度……为公司经营筑牢法律防线。
2024年以来,三水区法院大塘法庭积极推进“无讼园区”建设,与大塘镇综治中心紧密配合,以“巡回法庭点+诉前和解工作站+法官工作室”为依托,全力打造矛盾纠纷协调联动机制,助力园区企业防范法律风险:举办52场暖企法律服务讲座,发放68份企业预警信息卡,挂牌8个“无讼企业”……多措并举之下,工业园区纠纷诉前化解率达93%,助力打造“无讼园区”,靠前护航园区的高质量发展,实现“园区事园区办,园区问题园区了。”
联调联动
开拓无讼社区“新路径”
“电梯能顺利加装,多亏了大家的共同努力,以后上下楼可方便了!”桥头社区某小区一位业主高兴地说道。小区计划加装电梯,本是利民好事,然而公示期间,却遭到附近居民强烈反对。同楼商铺业主担心影响生意,其他楼栋居民则担忧影响消防通道和地基安全。一时间,各种担忧和议论充斥在社区中。
业主们担心加装计划“夭折”,万分焦急之下,找到桥头社区委员会“法促和”工作小组求助。考虑涉及多方利益,工作小组迅速响应,邀请三水法院西南法庭庭长黄旭加入了调解队伍。
“业主表决和行政审批都通过的加装电梯方案受法律保护,应该得到执行。从法律上来说,持反对意见的附近业主有适度容忍的义务,不能妨碍施工。”黄旭与其他调解人员多次实地勘察,并向居民详细解释合法加装电梯的法律依据,“在施工过程中,施工方要做好防护措施,确保不影响周边居民正常生活。如确实造成较大影响,双方可协商适当补偿。”
在法官有理有据、耐心细致地讲解下,居民心中的顾虑逐渐放下不少。经过反复沟通协调,反对的居民逐渐改变了态度,最终同意了电梯加装方案。
“法促和”工作小组,是三水法院西南法庭联合西南街道桥头社区打造的纠纷调解平台。工作小组以“数字+”的网格工单赋能,多渠道收集纠纷后,统筹研判疑难问题,并邀请西南法庭干警参与或指导调解,探索多元化矛盾调解新路径。
与此同时,西南法庭主动下沉司法资源,以巡回审判方式,将一些具有普遍性的个案庭审现场搬进桥头社区调解室,让群众通过看得见、听得懂的方式“零距离”观摩庭审,搭建法治服务的“连心桥”。
如今“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街道”成为现实,为社区“无讼”建设开辟新路径,让社区处处洋溢着和谐的氛围。
下一步,三水法院将继续坚守司法为民的初心使命,在基层治理的征程中不断探索创新,持续融入“1+6+N”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体系,为社会和谐稳定发展贡献更多司法智慧与力量,书写更加精彩的法治篇章。
主办:广东省法学会协办: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