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13日)
茂名市法学会成立于2009年10月, 2014年12月进行了换届选举,产生了第二届理事会,由时任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何成华同志任会长,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马学友同志任常务副会长。目前市法学会有会长一名、常务副会长一名、副会长12名、常务理事37名、理事79名,个人会员共310名,单位会员17名。市法学会下设办公室,正科级参公管理事业单位,编制3名。
市法学会成立七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市政法委的正确领导和省法学会的大力指导下,立足茂名实际,发挥自身优势,认真开展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几年来,主要完成的工作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弘扬法治精神,推动法学研究
为了推动我市的法学研究,加强法学理论创新,我会积极围绕党委中心工作开展法学研究,有针对性地开展法学研究活动。
(一)编印出版法学理论刊物
我会把编印出版法学期刊,作为推动法学理论研究的一项重要工作。从2010年起编印出版发行《茂名法学》刊物。这份刊物主要发表法学论文,对法学研究的成果,执法经验进行总结和介绍。2015年,新一届领导班子对期刊进行了升级改版,进一步提高稿件质量,并由季刊改为双月刊,使法学期刊的影响力更大。迄今为止,《茂名法学》总共发行26期,刊登了一大批法学学术论文,有效地推动了我市法治理论的研究和探索。
(二)通过电视及网络等多渠道进行普法宣传
向广大群众普法宣传是我会的长期工作方式。为提高法学会在社会中的影响力,加深群众对法律的理解和运用,根据我市实际情况,通过电视和网络渠道,不断创新宣传形式。
1、推出《法律与生活》电视栏目。我会通过组织三位知名法学专家对涉及《婚姻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刑事诉讼法》的法律问题进行研析解读,推出六期的《法律与生活》电视栏目,轮番在茂名广播电视台新闻频道和公共频道播出。《法律与生活》电视栏目形式新颖,画面生动,内容通俗易懂,切合群众生活实际,得到地方社会各界的热切关注和广泛好评。
2、建立茂名市法学会网站。从2013年开始,我会建立了茂名市法学会网站(http://mmsfxh.com)。我会网站设有单位简介、最新工作动态、相关法律规定、表格下载、每期《茂名法学》期刊、会员天地、入会申请、会员交流平台、免费法律咨询交流平台等功能模块,为会员之间、法学会与会员之间沟通交流提供方便快捷的平台,也成为市法学会对外法治宣传的重要窗口。通过设立网站为网上来访群众进行线上普法,解答他们的法律问题。通过网络向社会提供法学期刊、法律书籍、法律法规等可供下载资料。同时法学会也进行线下普法活动,通过面对面的交流,使许多来访群众在法学会找到了处理纠纷的法律途径。
(三)举办系列法治研讨会
自成立以来,我会先后举办了四场参加人员在200人以上的大型法学研讨会。如 “冼夫人法治精神研讨会”,为探索各族人民和谐共处的法治模式,创新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创新社会管理模式提供了更广阔的视野和更丰富的治理思路; “运用法律手段化解基层矛盾”研讨会,对基层多发的社会矛盾,如土地争议、医患纠纷、群众调解等众多热点难点问题都作出了分析和评估,就每个类型问题提出了解决思路,对推动化解基层矛盾工作有较强的指导和帮助作用;还有“依法构建两建体系”研讨会和“法治企业”研讨会,也对我市面临的法律问题,违法现象的原因,政府监管问题等等作出了研究分析,提出了解决方法。
(四)举办法治主题演讲比赛
我会除了举办法学研讨活动,还支持用活泼的形式表达对法治的追求和理解,通过举办演讲比赛的方式,让更多执法人员、学法人员讲出他们的故事。为此,我会先后举办了“依法践行新时期广东精神”演讲比赛和“法治茂名、平安茂名”演讲比赛。参加比赛的绝大部分是政法干警,还有各条战线、各行各业的选手,他们围绕着比赛主题,结合自己工作实际,围绕“法治”主题阐述了自己的理解和感悟,讲了许多感人的事迹,弘扬了社会正能量,也为在场的观众上了一场很好的法制教育课。
(五)鼓励会员参加法学活动
在自行主办的各项科研课题之外,我会还根据中国法学会、省法学会指定的课题展开专项调研,积极参加上级单位组织举办的各项活动,鼓励我会会员参加研究并撰写法学论文。不仅如此,会领导还亲自执笔写论文,马学友常务副会长就撰写法学论文参加了第十届“泛珠三角合作与发展法治论坛”的研讨活动,身体力行地鼓励广大会员积极投身于法治理论建设。
二、推进学会建设,促进会员成长
(一)全面建成县级法学会
为落实省法学会关于建立县级法学会的工作部署,有效推进区(县级市)法学会建设,我会高度重视,认真落实。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刘芳同志亲自主持召开各区(县级市)政法委书记、组织部长、编办主任、民政局局长会议,针对设立法学会过程中关键和难点问题进行总结、研究和解决。经过精心组织,稳步推进,2015年11月19日,茂南、电白两区及高州、化州、信宜三县级市全部挂牌成立法学会,完满完成省法学会交付的工作任务。目前,各区(县级市)法学会已基本实现“四有”,即“有牌子”、“有班子”、“有经费”、“有活动”,至于“一调整”即争取党委、政府调整2至3名人员编制专门负责法学会工作,各区(县级市)政法委还在努力争取当中。
(二)不断吸收新会员,加强法学会队伍建设
近年来,我会整体发展比较迅速,各项活动落实比较到位,活动内容也搞得生动活泼,我会的影响力也日渐增大,这让不少政法部门的同志对市法学会产生兴趣,主动申请加入法学会。在2009年刚成立之初,法学会有会员92人,单位团体会员7个。经过这七年来不断吸收新会员,现有个人会员1016人,单位团体会员62个。这说明我会的成长得到了社会广泛的认可和支持。
近年来,会员管理实现了数据网络化、电算化,在审批会员入会的环节中,我会根据中国法学会的会员管理网络平台,直接在网上申请入会,网上审批通过,简化了入会审批手续;会员基本信息统一在网络平台上录入,方便法学会及会员查询和修改。目前,全市会员的档案信息已基本录入和审核完毕,实现会员申请入会、审批、退会、档案信息全电脑化管理,法学会与会员间的沟通交流变得更加便捷。
(三)加强会员联络员管理及激励工作
我会建立起比较完备的会员联络员制度。在2012年,我们还按照部门和地区分别指定了15名会员联络员,专门负责与会员的联络沟通工作。在联络员的设置上,我会挑选平时工作认真,积极参加法学会活动的会员担任联络员,每半年和年终集中他们开会汇报,并评选出优秀联络员进行奖励。通过这样既掌握了下面的活动情况,也布置及落实了上头的工作任务,还让法学会的关怀通过会员联络员传递给每一名会员。
三、工作经验和体会
回顾市法学会建立七年多来的发展历程,特别换届以来两年多的工作实践,我们有三点体会:
(一)主动争取党委、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使法学会成为政法全局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任何一项工作,都离不开党委、政府的领导和支持,否则,将一事无成。但党委、政府对某一项工作重视和支持的程度,很重要的是取决于从事这项工作的同志去争取的程度。建会以来,我们坚持做到:对于上级领导关于法学会工作的重要指示和重大部署,及时向党委、政府汇报;对于本会结合本地实际贯彻党委、政府和上级法学会指示的落实情况,及时向党委、政府汇报;对本会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以及解决办法,及时向党委、政府汇报,使党委、政府能够更具体、更全面、更及时地了解法学会工作,更加重视、更有力地领导和支持法学会工作。建会以来,无论是市委、市政府的主要领导同志,还是分管领导同志,都对我会工作给予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二)理顺领导管理体制,从组织上保证法学会在政法全局中的位置。
换届后,市法学会由市委政法委主管,真正把法学会的工作作为政法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作同其他政法部门一样同安排、同部署、同检查、同总结。在法学会开展的多项工作任务中,遇到难题,市政法委领导均积极协调,多方争取,为法学会工作的顺利开展把关护航,有力地推动市县两级法学会建设。领导管理体制的理顺,使法学会不仅更紧密依靠在地方党委政府身旁,而且使法学会机关工作人员有职、有权、有责,保证了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
(三)把握中心思路,以积极作为提高法学会在政法全局中的地位
我们认真总结了过去几年积极服务我市法治建设的经验,体会到作为市级法学会,虽然要力所能及地开展一些宏观层面的法学理论研究,但工作重点必须放在具体解决本地法治建设疑难问题的研究上,法学会的工作思路与每一个法学者的思路应该是相连接的,是有共鸣的,我们的社会需要什么、我们的党和政府又在思考些什么,而法学会又能解决什么,只有认真地回答好这三个问题,才能把握住法学会的发展思路,把握住时代的脉搏。只有围绕着党委的中心工作,才能充分发挥法学会的职能作用和人才优势,围绕着本地大局,强化服务。通过服务,扩大影响,增强活力,进一步形成自身优势。
四、下一步工作的设想
回顾过往,我会将在总结工作经验基础上,从我市实际出发,绕围大局,创新思路开展工作。我会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在市委、市委政法委的领导下,以上级法学会工作要求为指导,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不断繁荣法学研究,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的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贡献力量。
(一)编撰茂名法治建设年度报告
编撰法治建设年度报告既是省法学会的安排下工作任务,也是我市法学会体现自身价值的机遇,为了更好地完成这项任务,我会已经把编撰报告的工作提上日程,发文要求相关的机关提供数据,并委托了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文法学院对茂名地区的法治建设情况展开调研,并编写法治建设年度报告。
(二)加强法治宣传力度,积极承办各种宣讲活动
承办省法学会交办的南粤法治报告会。根据省法学会统一的部署和安排,积极做好各项组织工作,确保取得实效。
(三)继续办好《茂名法学》期刊,不断提高期刊质量
全力抓好《茂名法学》期刊的编辑出版工作,继续沿用双月刊,注重期刊的细节,不断提高期刊的品位,满足广大会员及其他法学工作者、爱好者的需求。
(四)设立法学研究会,加强专业领域的学术探讨
推动“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设立,该研究会由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文法学院筹建,地点设在文法学院,我会对“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的设立给予全程指导和帮助。
(五)加大茂名法学会网站的建设力度
继续加大市法学会网站人力物力的投入,完善网站版面,加快资料和信息的更新,发挥网站对外交流和宣传的平台作用。
(六)加强区(县级市)法学会工作指导
继续按照省法学会“四有一调整”的要求,加强县级法学会建设,我会加强对各区(县级市)法学会工作指导,协助开展业务,推动建章立制,鼓励帮助县级法学会开展法学研讨活动,发掘地方经验,有效地发挥区(县级市)法学会应有的职能作用。
(七)创新法律服务形式,切实为辖区群众排忧解难
继续充分发挥法学会法律服务的职能,市法学会办公室日常对外提供免费法律咨询,解答法律疑难问题,为辖区群众排忧解难。
主办:广东省法学会协办: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