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市法学会
(2016年6月3日)
尊敬的伟发会长,各位领导:
我市法学会在省法学会的关怀指导下,在潮州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开展活动,在全局中找定位,在有为中谋地位,立足当地谋发展,努力繁荣法学研究,法学会工作呈出新亮点,法学会建设迈上新台阶。2015年我市法学会率先在粤东片区成立县区级法学会。2016年3月,中国法学会会长王乐泉莅潮调研,对我市法学会建设情况和2016年工作思路给予充分肯定。潮州市委主要领导肯定我市法学会“思想有套路,工作有思路,干劲足、措施实、效果好。”当地群众称我法学会是法治宣传的前沿阵地,依法治市的窗口,联系法学法律工作者的纽带。我们的做法是:
一、领导关心支持,强力推进法学会自身建设
领导重视,是促进法学会事业健康快速发展的关键。潮州市委、市政府和市委政法委主要领导高度重视法学会建设,重点工作主动过问,重要会议亲自参加,做到与全市政法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切实把法学会工作融入政法工作中。
(一)高度重视,筑牢持续发展根基。2014年换届后,市委政法委把加强法学会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列入议事日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和工作保障。市委政法委先后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解决了市法学会班子建设、机关建设和经费、人员配备等问题,全力保障法学会工作正常开展。如调整办公和会议用房,调配业务能力精干的同志负责具体工作,调剂办公经费等。目前,我市法学会工作机构是第二届理事会,现与市委政法委合署办公,内设正科级办公室,办公面积为180平方米,在编人员为4名。
(二)全力突破,解决实际问题瓶颈。去年,中央和省部署加强县区级法学会建设。面临机构、编制、经费、人员等棘手问题,市法学会会长高度重视,专程向市委书记李水华同志做了专题汇报,多次主持召开部署会,重点突破问题瓶颈,并亲自负责打通县(区)党政一把手的“重视关”;市法学会领导分片专项督导检查,市综治办把县(区)法学会建设列入年度综治考评。经多方努力,各县(区)委专门召开了书记办公会,研究落实法学会的体制和编制问题,经县(区)委同意,编办批文县(区)法学会机关为副科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隶属县(区)委政法委管理,编制2人,办公场地由县(区)政法委统筹安排,财政专门拔出10万元经费,由法学会专款专用。截至去年10月,市属4个县(区)级法学会全部挂牌成立,全面落实了“四有一调整”,即有牌子、有班子、有编制、有经费、有活动。
(三)强化指导,不断优化基层工作。各县(区)级法学会成立后,较为普遍地存在“干什么,怎么干”的困惑,为此,我们充分发挥业务指导作用。市委政法委书记、市法学会会长林壮森同志带领专题工作组,先后前往市属4个县(区)42个镇街84个村进行综治维稳工作调研的同时,专程听取了各县区法学会建设情况汇报,帮助其理清工作思路,找准工作突破点。除此,还对各县区法学会设立党组进行督导,为全面推进党组设立按下了“快捷键”。各县(区)法学会积极采取了各种有效形式开展各类服务活动,潮安区法学会开展以“法治潮安、平安潮安”为主题的征文活动,并创办了《潮安法学》专刊;湘桥区法学会牵头庵埠中学为在校学生开设国家安全知识讲座;枫溪区法学会组织在校中学生观摩典型案件的庭审;饶平县法学会开展了“禁毒知识”进村(社区)宣传活动。
二、围绕中心工作,开拓法学研究和服务领域
组织和推动法学理论研究,是法学会的首要任务。我们充分发挥组织、协调、推动作用,有效整合法学研究资源,积极破解政法工作难题,着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一)敢于担当,紧盯法治难点组织攻关。经济转型、深化改革进入深水区,形式多样、复杂多变的法律问题和社会矛盾层出不穷,积聚智慧、破解难题正是法学会的优势所在。当前,潮州作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海丝文化重镇”,市委提出全力打造“一中心三片区”发展格局,实现凤凰展翅腾飞的思路举措。我们紧紧围绕这条主线,充分发挥智力资源和“第三方”地位超脱等优势,紧扣法治建设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聚焦前瞻性问题和重大问题进行重点攻关。2014、2015年,先后从年度《市政法工作调研重点选题》中筛选出16个依法治市难点问题,面向全市政法机关、韩师法学院、各行业协会等单位的课题组进行重点攻关,研究提出的针对性措施和建议相继在网络媒体和《潮州法学》等学术期刊上刊发,并从中筛选出价值较高的论文报送市级领导和决策部门参考,为建设法治潮州和促进政法综治维稳工作发展提供了有力理论支撑。
(二)紧抓契机,围绕立法建设主动请缨。去年,潮州市被确定为全省首批制订地方性法规城市,我们凝聚共识、抢抓机遇,把服务立法建设作为法学研究的内动力,把建设法治城市作为法学研究的根本任务,主动与立法部门沟通协商,积极参与立章建制活动。今年4月,市人大法工委、市政府法制办启动了《潮州韩江流域管理条例》立法工作,我们积极同市依法治市办联系协调,由市法学会牵头在全市组织开展立法前期调研工作,广泛发动学会会员根据国家、省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从不同角度提出修改完善的建议,通过深入研讨、论证、分析共形成了2大项9条的修改建议书,并提交市政府法制办。同时,我们还联合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整合市直18个单位的智力资源,汇聚50多名法律法学专家,围绕“2017-2022年立法规划”和“服务立法”两个层面的问题,策划开展“潮州立法论坛”系列讲座。为潮州立法建设提供权威的理论引导。
(三)打造品牌,在法学研究领域展示影响。要增强学会活力,扩大影响,就必须打造法治文化交流品牌。为此,我们坚持以《潮州法学》为载体,强力打造窗口品牌,不断向社会各界推介法学研究新成果、新思路。在广征稿源上,做到广泛吸纳学会会员、高校师生和基层法学、法律工作人员的投稿,择优刊发。在突出法学研究特色上,涵盖了法学理论、法治实践、司法实务、法制百科等内容,创增了《大家来讨论案例》等栏目。在版面设计上,采用图文并茂模式,让刊物从版面风格上更专业、更美观。刊物至今已出版了18期,每期编辑文字约10万字,印600册。目前,除在全市范围内,上至市级领导、党政机关、执法部门,下至乡镇干部及基层单位赠阅、发放外,还报送到兄弟地市法学会之间进行纵、横交流。《潮州法学》成为了全面推进潮州法治建设的特色品牌。
三、发挥职能作用,紧随法治建设进程全面参与
普及法律知识,传播法治理念,是法学会工作的重要内容。近两年来,我们借助依法治市建设平台,广泛扎实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带动了全市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蓬勃发展。
(一)积极做好司法服务。为给基层群众提供优质的法律服务,我们积极参与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2015年,联合市司法局共同推行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在全市1015个村实现了全覆盖。据统计,2015年至今,我们发动驻村法律顾提供法律咨询26489人次,调解纠纷308宗,参与法律援助58宗,上法制课4725场,印发法律宣传资料11000余份,较好地推动了基层社会依法治理及和谐稳定发展。在充分借鉴“一村(居)一法律顾问”建设经验的基础上,今年,我们以落实“一校一法律顾问”试点工作作为切入点和落脚点,整合利用社会法律服务资源,构建学校法律服务平台,相关工作正在推进中。
(二)积极创新普法宣传。为培育广大市民法治意识,我们组织会员广泛开展法治宣传活动,形成多角度、宽领域、多层次的普法机制。如在“全国法制宣传日”、“禁毒宣传日”等节点,联合民间艺术协会在潮州人民广场举办群众喜闻乐见的专题谜会;牵头潮州江西商会开展“共建共享法治平安和谐新潮州”专题讲座,600多名江西籍务工人到场听讲;联合市委宣传部、市国安办、举办了“潮州市国家安全教育图片巡回展”。
(三)积极抓好“双百”法治宣讲活动。我们认真按照中央和省法学会的部署,坚持法学会参与法治宣传的高层次定位,会同党委组织部、宣传部等有关部门全面组织开展以各级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和广大领导干部为重点对象的“双百”活动,并使机制常态化。2010年至今,我们全市先后举办“南粤法治报告会”6场次,主动邀请了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院长王轶、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院长葛洪义等一批专家学者作专题报告,参加报告会的领导干部达3600多人次。
四、存在不足与下一步工作思路
在取得一些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看到工作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一是服务大局的能力还有待于提升;二是法学研究领域还有待于拓展;三是课题研究的质量有待于提高;四是自身建设还有待于完善。这次“粤东片会”的召开,必将有力地促进我市法学会工作更上新台阶,2016年,我们将以此次伟发会长的讲话精神为统领,虚心学习兄弟地市法学会的好经验、好做法,围绕中心,积极谋划,主动作为,努力开创法学会工作新局面。
(一)自身建设力求新突破。在省法学会工作考核办法基础上,细化研究制定《潮州市县(区)法学会考核办法》。今年,全面推进市、县(区)两级法学会设立党组工作。
(二)法学研究推介新成果。拓展法学课题研究题材,力求有更多高质量的法学研究成果提供给党委、政府决策部门参考。
(三)法律服务创建新平台。全力抓好我市中立法律服务社的成立工作,不断推进法治潮州建设进程。
(四)法治宣传拓展新思路。举办好“双百”活动,邀请法学专家来我市开展法治讲座;结合“一校一法律顾问”的试点工作,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
五、工作建议:
建议上级法学会适时加大市县级法学会专职人员培训力度,健全法学会干部培训长效机制,不断提升干部队伍的素质能力。
主办:广东省法学会协办: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