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一天要处理几十宗咨询,求助群众就拿着号码牌等在门口,忙起来连喝水的时间都没有,一天下来嗓子眼都冒烟了。”近日,记者在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白云法院)见到了陆文新,作为白云区中立法律服务站驻白云法院分站的律师,他正在立案大厅一侧的办公室里为有需要的群众提供免费法律咨询等服务。
记者了解到,为了响应中央提出的全面依法治国号召,发挥律师在化解涉诉涉法信访案件的作用,继去年率先在区信访局设立了白云区中立法律服务站以后,今年7月,广州市白云区法学会继续探索中立法律服务延伸到更有需求的司法环节,在广州市率先把服务分站设点在法院。白云法院分站设立以来,在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群众合法利益、缓解司法压力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今年9月的一个上午,陆文新照常来到法院分站坐班,刚坐下来没多久,拿着区法院一审判决书的钟某根据立案大厅工作人员的指引找到他时,情绪就已经有点激动了。“我想继续上诉,拿回属于我的车辆,你是律师,你说我应该怎么做?”陆文新一边安抚着钟某的情绪,一边翻阅法院的判决书。在钟某断断续续的陈述中,他逐渐厘清了案件的大概情况。原来,钟先生与他人签订二手车的购车合同,却因卖车人背着他将该车卖给了第三人,且车辆已经登记在第三人名下。由于第三人并非与卖车人恶意串通,且已支付了合理的对价,按照法律规定,这属于善意购买。由于对法律规定不清楚,钟先生一心想要取得这台车的所有权,遂诉至法院要求判决车辆归其所有。经过近3个月的诉讼程序,结果当然是被法院一审驳回。钟先生不服,意欲上诉。“当初你就不该打这个官司,起诉卖家追讨违约金才是正道。”陆文新一语点出,钟先生继续上诉的策略完全错误。于是,他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对案情进行了充分的解释,钟先生此时才恍然大悟,自己走了这么多弯路。陆文新告诉记者,法院作为居中裁判的机构,在受理案件之前,既不方便对一些案件的处理方法进行指导,也不方便对此判断利弊,这个角色由中立律师来扮演,是再适合不过了。
据悉,服务分站自设立以来,通过答疑解惑、指引指导,引导群众理性表达诉求、减轻群众诉累方面效果明显。一方面起到了普法作用,对基本的法律规定、诉讼流程向群众普及,引导他们运用法律维护自己权益。另一方面发挥中立作用,对一些不属于法院受案范围,但群众执意起诉或者对法条产生歧义的情况下,律师从中立角度进行明理释法,引导群众理性维权,往往能让群众更容易接受。
“中立法律服务社的律师来立案大厅坐班,的确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我们的压力,信访投诉也大大减少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白云法院立案庭庭长李志芳对服务分站的设立频频点赞。近年来,白云法院的案件量呈逐年增加的态势,去年受理案件已经突破了3万件。服务分站积极参与诉前调解,通过调解将部分简单纠纷化解在诉前,既方便了当事群众,也缓解了法院案多人少的矛盾。据统计,服务分站已累积接受群众咨询511人次,成功参与化解7宗涉法涉诉信访案件。
此外,李志芳认为,法院作为审判机关,矛盾纠纷几乎都集中在这里,更加需要充分发挥社会的力量参与矛盾纠纷化解的大格局。服务分站的律师开始参与涉法涉诉的信访接待、化解工作,其所具备的中立性质有更强的公信力,更容易取得当事群众的信任,由中立律师参与到涉诉法案件的处理中来,既保证了相关涉诉涉法案件的处理所具备的专业性,又可以发挥中立律师的中立优势,极大地促进了涉诉涉法案件的解决,为涉诉涉法案件的处理寻找到了一条新的途径。
(广州市法学会供稿)
主办:广东省法学会协办: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