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小时网讯 今日(3月17日)下午,第九期“以法兴企”文化沙龙在的佛山南海顺利举行,80多名南海企业家代表、15位顾问单位代表、20多家媒体代表参加了沙龙活动。三小时的文化沙龙气氛非常热烈,各企业代表争分夺秒地表达自己对企业发展在法律领域的疑问。相关顾问单位代表认真听取企业代表们的法律问题,并一一进行解答。
(“以法兴企”文化沙龙活动现场)
广东省法学会会长梁伟发出席了文化沙龙,他充分肯定了本次沙龙,并期望,其他地区学习南海经验,认识到位、地方政府领导重视、部门配合、企业有强烈的积极性,让“以法兴企”文化沙龙活动能够深入推进,擦亮品牌。
「现场直击」
企业代表迫切问法,心系企业经营发展法律风险
自2015年创办“以法兴企”文化沙龙以来,每一期开展活动前,主办方都会深入走访当地企业,了解他们发展的现状和需求,理企业最为关心的企业法治保障的相关问题。“本次沙龙在筹办过程中,省法学会、区政协、区工商联等联合深入南海区7个镇街,与每个镇街8到10家具有代表性的企业提前开展主题座谈调研,征求企业家们对文化沙龙的意见建议,最终确定本期文化沙龙的主题聚焦于‘企业经营发展法律风险防范’。”南海区政协主席张辉明介绍,调研中,南海很多企业家们反映了一些实际困难。同时,劳资纠纷、知识产权维护是最突出的问题。
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让侵权者赔得鬼哭狼嚎
(蒙娜丽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张旗康提问)
(省法学会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人民大学律师知识产权董事、三环知识产权董事温旭解答)
张旗康提到,市面上不断出现假冒商标、品牌、商贸包装,非法使用公司发明专利技术和外观专利进行生产,非法使用假冒公司的公章等严重侵权行为,维权成本高昂。怎样才能有效降低企业知识产权维权成本,有效打击假冒伪劣,维护市场秩序,营造市场主体公平竞争的环境?
温旭支招,首先维权不是等到有侵权行为的时候才来启动,维权应该在有构思、有发明创造的时候,在申请专利、注册商标的时候就应当策划好。二是企业在启动诉讼之前应该对自己的知识产权、专利商标的稳定性进行检索。三是,专利诉讼涉及到高新技术,一定要请懂技术、懂知识产权和懂法律的律师来代理。企业要选择好的时机来起诉,同时要选择对自己有利的法院来管辖。
企业提高自己的生存能力,化解融投资风险
(广东华兴玻璃有限公司董事罗金昆提问)
(省法学会法律风险管理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广东诺臣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陈永忠解答)
罗金昆提到一个中小企业都会关注的问题:“如何有效防范企业在高速扩张过程中投融资的风险。”对此,陈永忠建议,企业投资要遵守四个原则:首先一定要考察对方的人品;二是要评估项目的价值;第三是调查对方的资信;第四是在交易中设定安全阀,提供担保。此外,企业在融资时切忌病急乱投医,而陷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和集资诈骗两个罪名。
“企业投融资只是经营的一方面问题,提高自己的生存能力本身才是最重要的问题。”陈永忠表示,企业家不但要有智商,还要有情商、财商,最重要一环现在要补上就是法商了,要做“四有”商人,“四有”企业家才能长久。
认识环保红线,触犯法律红线必究
(广东柯内特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朱斌提问)
(佛山市公安局禅城分局副局长卢佐谋解答)
近年来,环保成本压力越来越大,中小企业的生存环境愈发严峻,朱斌提到,企业不知哪些环保红线不能踩,也不知如何正确处理企业发展和环保问题。
卢佐谋介绍,2016年,“两高”对污染环境罪作出了新解释,对于污染环境具体的12种行为扩展到18种行为。分别对危险废物的处置、超标准排放重金属、隐蔽排污、企业篡改记录的数据等行为作了详细解析。
正确认识纳税,合法规避营改增风险
(广东东方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总裁谢威炜提问)
(南海区国家税务局征收管理科副科长潘镜明解答)
国家这两年全面推广营改增,企业如何在执行和运营新的营改增合法规避相关的风险这一问题却一直困扰谢威伟。对此,潘镜明解析了营改增要求纳税人的负担只减不增,也在一定的程度上带来了一定的减负效应。他建议企业在税收风险防控时,首先要提高依法经营、诚信纳税的意识;还要降低涉税风险,加强对税法政策的了解。
明确法律服务定义,更好为中小企业提供法律帮助
(广东志高空调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助理徐骏辉提问)
(南海区司法局副局长金勇刚解答)
在谈到法律服务企业的问题,徐骏辉提出了政府如何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好的法律服务。金勇刚表示,要明确目前法律服务的地位就是法律工匠,还要明确主攻方向是要通过法律服务来解决目前的信用不对称。“具体落实为:建平台、开通道、争创新。”
「梁伟发会长语录」
(广东省法学会会长梁伟发在第九期“以法兴企”文化沙龙上发言)
“我们是送法进企,‘以法兴企’,虽然不能立竿见影,但有持续、长效的效果,能够实现长治久安。一个企业学法懂法知法、用好法,不违法,不上当受骗,而且依法可以维权打赢官司,我看这是最好的效益、最大的赢家。”
“平常都讲信法奉法用法者兴,不懂法不知法不用法违法犯法则败,那是颠覆性的败,整个企业都要破产。”
“如何进一步擦亮‘以法兴企’这个品牌?有四点:第一,真正建立跟踪落实反馈机制;第二,真正建立会内会外继续服务的机制;第三,真正建立网上基本同步报道的机制;第四,真正建立专家库的机制。”
来源:25小时网
主办:广东省法学会协办: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