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长制、湖长制是指由我国地方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担任管理河湖的主要领导,负责组织领导河湖的保护管理工作。
从宏观层面来讲,推行河长制、湖长制是党中央、国务院践行国家的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种内在的需求;从当前实际情况来讲,这是水资源的重要性和当前我国水环境的严重性所决定的。
目前世界上的水问题比较严重,在水资源匮乏的情况下还有水污染、水浪费等问题。全球的淡水资源不多,虽可以再生,但不可替代,所以决定了水资源在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是一种战略性的资源,必须要得到很好的保护。特别是中国在世界上是13个最为缺水的国家之一,叫做“贫水国”,一方面缺水,一方面水资源在被污染,有些地区也已经从“水优势”变成了“水忧患”。
世界上的湖泊很多,河流也很多,但是水资源分布不平均,所以就要保存现有的可以为人利用的水资源。但水不等于水资源,全球的水97.5%是咸水,2.5%是淡水,且大部分分布在极地、冰川、冰帽、地下深层当中,还不可以被社会发展所利用。所以我们称为“水资源”是可以被人类目前的科学技术利用的,从这个角度讲,全球的淡水资源只有0.2%.河流、湖泊是淡水资源最主要的承载体,它们一旦被破坏和污染,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的生存就会有问题发生。因此,要让地方各级领导高度地重视淡水资源的保护。河长制、湖长制就是在水资源保护管理方面的一项制度创新,要让地方各级的党政一把手、党政的主要领导负起河流湖泊淡水资源保护、防止污染的重任。
主办:广东省法学会协办: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