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下午,东莞市“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第三十五讲走进虎门镇,邀请了深圳大学港澳基本法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导邹平学教授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法治保障”作专题报告。中国法学会理事、广东省法学会常务理事、市法学会会长邓志广出席并主持,市法学会陈波、苏云太副会长,市委政法委三级调研员罗振光,市法学会、东莞中立法律服务社工作人员,虎门镇领导班子成员,滨海湾新区管理委员会市直部门派驻机构、内设机构领导,虎门镇法学会全体理事及会员,虎门镇委、镇人大、镇政府机关内设办、局、工作部门及基层分局正职人员,虎门镇政法单位正职人员,虎门镇各社区党工委书记、主任,镇内9家律师事务所负责人等共约200余人参加了报告会。
报告会上,邹平学教授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大湾区建设法治保障的内容,分析了粤港澳大湾区法治环境“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法域、三个关税区、三种货币”的五大特点;针对法治保障中存在的问题,从立法、执法、司法、法律服务业和构筑社会公众参与的组织保障机制等方面,提出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法治保障的路径和举措。报告会内容新颖,重点突出,有理有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迈进新时代,具有很强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也让与会人员充分理解了法治保障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图为报告会现场
邓志广会长强调,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和国家实施的重大战略。东莞处于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区,毗邻香港、广州和深圳,具有强大的制造业基础,产业链完整,配套齐全,并且拥有松山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滨海湾新区、水乡特色发展经济区等产业发展平台,机遇与挑战并存。此次报告会对东莞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具有很强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要求各级各部门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要论述,深刻把握国家大局态势,充分认识大湾区建设的重大意义,精准研判各种风险挑战,全面把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给东莞带来的深刻变化,切实把重大机遇转化为更多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果,加快东莞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为“湾区都市、品质东莞”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据悉,“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法治宣讲活动(下称“双百”活动)是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中央政法委、教育部、司法部、中国法学会等六部委共同创办的法治宣讲活动。我市按照省部署要求,由市委办公室、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委政法委、市教育局、市司法局和市法学会七个部门联合成立了市“双百”组委会。从2019年开始,根据宣讲主题在镇(街道、园区)开设专题或专场报告会,全面推广“双百”活动的良好效果,深入推进“双百”工作,扩大活动影响,打响法学会工作品牌,在全社会营造更加良好的法治环境。
主办:广东省法学会协办:南方新闻网